「揭晓」意大利威尼斯提琴制作学派

  克里蒙纳(Cremona)的提琴主要提供给欧洲的音乐家使用;米兰的琴主要提供给中产阶级使用;而威尼斯(Venice)的乐器,则被各阶层人们拉奏着。这是因为威尼斯乐器是在封闭的市…

「揭晓」意大利威尼斯提琴制作学派

  克里蒙纳(Cremona)的提琴主要提供给欧洲的音乐家使用;米兰的琴主要提供给中产阶级使用;而威尼斯(Venice)的乐器,则被各阶层人们拉奏着。这是因为威尼斯乐器是在封闭的市场流通,琴商接受歌剧院、孤儿院、教会等团体订购,非属个人或家族事业。不过,威尼斯提琴的售价远高于米兰(Milan)地区所制造的琴。

  十七世纪中叶,威尼斯的弦乐器制造随着繁荣的商业活动,已达到辉煌成就。工匠马丁努斯‧凯撒(Martinus Kaiser, 1642-1695)原以鲁特琴制作为业,不过也是第一位改变方向,开始制作小提琴的工匠。学生马泰奥‧葛弗瑞勒(Matteo Goffriller,1659-1742)在凯撒去世后,则成为威尼斯25年以来唯一的制琴工匠。直到1711年后,多梅尼科‧莫塔耶纳(Domenico Montagnana,1687-1750)、弗朗切斯卡‧葛贝替(Francesco Gobetti,1675-1723)才开始经营他们自己的店铺。

  1717、1718年左右,来自波隆纳(Bologna)的卡洛‧托诺利(Carlo Tononi,1675-1730)与来自克里蒙纳(Cremona)的彼得罗‧瓜尔内里(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 1655-1720) 进入威尼斯的制琴行列,在楔拉斯(Matteo II Sellas)的工作室工作,但又彼此独立;1723年,桑通‧歇拉费(Santo Seraphin, 1699-c.1758) 加入。之后,威尼斯与土耳其发生政治利益冲突,导致城市发展衰败,也间接影响了文化气息。从1745年开始,威尼斯的制琴活力逐渐丧失,1750年代以后的制琴师有米凯莱‧蒂寇奈特(Michele Deconet,1712-1780)、多梅尼科‧布桑(Domenico Busan, 1720-1783) 、安瑟摩‧贝洛契欧(Anselmo Bellosio,1743-1793)及安东尼奥‧锲琳(Antonio Cerin,1774-c.1808)。

  十六世纪中至十八世纪初,欧洲所使用的弦乐器,几乎都来自于布雷西亚(Brescia)、克里蒙纳(Cremona)、阿巴森(Absam)或阿尔卑斯山北麓的菲森(Füssen)地区。居于波札诺(Bolzano)的玛蒂斯‧阿尔班尼(Matthias Albani,1634-1717)对威尼斯的制琴师有很深的影响。由于波札诺居于威尼斯与德国内陆交通重镇,因此木头取材及漆料颜色上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制琴家相当的不同。

  威尼斯琴涂漆为深红色、厚面板、薄背板之木板材质选用、琴头的独特设计方式、镶线接近琴缘、特殊的F孔形状,其下半部相当圆润等,以上多属德式风格之设计。这些特征使提琴歌咏出温暖、饱满的低音音色。“独立、自由、优雅”此三个词汇,正可用来代表威尼斯提琴。

  威尼斯制琴工业原为工会制度,由歌剧院、公家机关等机构委托订单而制作提琴,但到了1820年代,古系统因政治动乱、经济改变因素导致订单减少,使得古威尼斯系统没落。因此,1820年代起,威尼斯开始出现非主流制琴师在此活动的机会,包括迪里雅斯特(Trieste)的乔凡尼‧多兰兹(Govanni Dollenz,1802-1857)、以及乔凡纳‧巴蒂斯塔‧博迪奥(Giovanni Battista Bodio, 1776-1849)以及彼得罗‧瓦列提诺(Pietro Valentino Novello, c.1759-1821)等作者,但这些制琴师制作的乐器,在数量上或品质上都已不复当年。

  直到1860年开始,由底葛尼(Degani)第二代成员─葛奥尼欧‧底葛尼(Eugenio Degani, 1842-1901) 掀起了威尼斯提琴产业的文艺复兴,也由于他培训了许多学生,使得威尼斯系统得以开支散叶;直到1922年,因威尼斯经济环境不佳,迫使其子朱利奥‧底葛尼(Giulio Degani,1875-1955)迁徙至美国辛辛那提发展,威尼斯制琴系统就此宣告结束。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