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祝公望与蕉叶琴

  祝公望,约1477-1570,龙游(浙江衢州)人。明古琴家。   祝公望,号海鹤,自称为龙丘道人、海鹤道人,世称为海鹤仙翁,龙游(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月大约在明成化弘治嘉靖年…

「告知」祝公望与蕉叶琴

  祝公望,约1477-1570,龙游(浙江衢州)人。明古琴家。

  祝公望,号海鹤,自称为龙丘道人、海鹤道人,世称为海鹤仙翁,龙游(今浙江衢州)人,生卒年月大约在明成化弘治嘉靖年间(1477-1570),善琴,为浙操之师,相传他在风月之夜弹琴能预测天气阴晴,在山间弹琴时群猿围绕在他身边听之。他还是斫琴名家,弘治间,在钱塘,祝望、惠祥和高腾等造琴,擅名一时,人多珍之。明代造琴之风极盛,而且新式样多有出现,祝公所创蕉叶琴更是其中最著名者,蕉叶琴形态旖旎,蕉叶边舒卷雅致,“精美可操,丝毫无病”。(《龙游县志》、《衢州书画人物录》)

  祝公望与蕉叶琴

  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令他寄情山水之间,热衷于古琴制作。

  《琴史》所载:“形态旖旎秀逸,蕉叶卷边工雅生动,音色润匀透静,为琴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明代高濂《古琴新琴之辨》记载:“若祝海鹤之琴,取材斫法,用漆审音,无一不善,更是漆色黑莹,远不可及。其取蕉叶为琴之式,制自祝始。”

  高濂所说的“祝海鹤”,便是衢州龙游人、明代斫琴大师祝公望。祝公望,号海鹤,自称为龙丘道人、海鹤道人,生卒年月大约在明成化至嘉靖年间(公元1477—1570年左右)。其父祝璋为龙游立德乡人,后迁居龙游县城丛桂坊。据民国《龙游县志》载:祝公望“少从父闻陈献章、章懋(历史上‘翰林四谏’之一)讲性命之学,遂绝意仕进,结庐石处山隐焉。工于琴,为浙操之师。诗饶神韵,尤善书。所至士大夫咸礼之,学使孔天颖表其闾为古逸民焉。年九十四无疾而卒,世称海鹤仙翁。”官场的黑暗与腐败令祝公望反感,遂断绝了仕进的念头。他寄情于山水之间,热衷于古琴制作,其中以“蕉叶琴”最为有名,工艺精湛,创意新颖,是琴器中的佼佼者。

  祝公望为斫琴名家,在其有生之年或逝后不久即有公论了。首定“取蕉叶为琴之式,制自祝始”的是高濂。高濂是钱塘(今杭州)人,生活年代与祝公望相近或几于相同的。

  高濂论琴,可谓行家里手,因为他精通音律,“能度曲,每开樽宴客,按拍高歌以为娱乐”。《红楼梦》中贾府上演的《玉簪记》,即为高濂所著,一直脍炙南北。高濂在《古琴新琴之辨》中认为:“如我明高腾、朱致远、惠相冈、祝公望,诸家造琴中,有精美可操,纤毫无病者,奈何百十之中,始得一二?”高濂曾获得祝公望斫制的一张极品蕉叶美琴,他评价说:“余得其一,宝惜不置,终日操弄,声之清亮,伏手得音,莫可逾美,何异古琴!且价今重矣,真者近亦难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此琴之精美。

  除高濂盛赞之外,明人张应文在其所著的《清秘藏》卷下“叙斫琴名手”条有记:“斫琴名手,汉蔡邕,后隋则赵取利,唐则雷霄……宋则蔡睿……元则严古清……我朝则高腾、朱致远、惠相冈、祝公望,皆其选也。”又有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在其所著《考盘余事》卷二“蕉叶琴”条下记曰:“取蕉叶为琴之式,制自祝海鹤,甚佳。”

  祝公望所斫蕉叶琴,当世即被如此推崇,无怪乎明以后的琴论家,在评价明代斫琴名家时常首推祝氏为尊。祝公望所创制的蕉叶琴,斫法得度,材漆考究,音品上乘,“精美可操,丝毫无病”,故备受琴家钟爱。近代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中国传媒大学曾遂今教授、敏杰等都在专著中,对明代制琴名家祝公望备加推崇。

  为官方所藏的,确信为祝公望手制的蕉叶琴,只有一张。

  然海鹤道人祝公望终究不失“隐士”风范,工于琴,却不逐其名,故其手制美琴多缺年款名号,致其生卒难考,更使后人难以甄别其琴之真伪了。

  现在存世的古琴中蕉叶琴本属稀少,而能确考为祝公望手制的更为罕见。据有关文献介绍,广陵浱著名琴家刘少椿、张子谦(1899—1991年)所藏的蕉叶琴,皆有祝氏制款而乏年月。苏州裴金宝先生收藏的一张蕉叶琴,通体黑漆流水断纹,发音苍古静透,其特点正合乎高濂所记。琴底龙池边有墨书“大明嘉靖丁未年秋(1487年)新安毕古石鉴,龙游海鹤道人祝公望制”,当为祝公真鼎无疑。

  另据衢州“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沈华龙先生介绍,金华的胡蔚萍女士(曾师从古琴大师徐匡华)也藏有一张祝公望的蕉叶琴,是其爷爷(徽商胡介宾)于上世纪40年代花十六两黄金买下的。因年代久远,古琴已多处老损。获悉沈先生掌握古琴传统制作工艺,已客居美国的胡女士于2009年10月专程赴衢求修。得见衢州乡贤大师的珍品遗作,沈华龙如获至宝,一面倾力修复旧琴,一面悉心仿制祝公望蕉叶琴。最后两琴共臻,操抚之下,音色皆清亮、圆润、松透,令人大为惊叹!

  除民间收藏外,官方所藏蕉叶琴,据有关资料披露有三张,分别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而其中确信为祝公望手制的,只有湖南省博物馆那一张。

  湖南馆藏的蕉叶琴:琴弦、轸已失。木胎,通体髹黑漆,有断纹。琴身似蕉叶,边沿作波浪形起伏,首端有七个弦孔,自嵌十三蚌徽。琴面、琴底皆为杉木,雁足由红木所制。琴背龙池、凤沼均作两端微弧的长方形。龙池之下的面底上,阴刻“龙丘祝公望斫”六字。琴通长121厘米,额、肩、尾分别宽为19、21、15.5厘米,厚10.5厘米。《古琴纪事图录》、《中国古琴珍萃》等书都载有此琴图文,被行内视为珍琴。

  祝公望既善斫新琴,亦善修老琴,以“妙手回春”之法,让一些行将废颓的旧琴重焕新生。清干隆元年,被擢为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在题为《崔拙圃分巡升苏州按察使,以所藏百衲为赠》诗云:“我有唐时琴,沂公制百衲。材良音响清,多年随行箧。”“秉臬去苏台,圜转恩捷。囊琴赠君行,离情缀篇什。”据称该琴内镌有“唐沂公李勉百衲琴,龙丘祝公望重整”15字。在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上,人们惊异地发现有一张仲尼式古琴的龙池内刻有楷书“赤城朱致远制,明龙丘祝公望修。”据专家介绍,此琴造型精美雅致,面板有牛毛间流水断纹,至今音质依然清亮、苍古、透润,足见祝公望这位斫琴大师修制手艺的绝世高超,堪属琴中精品。

  身为明代“浙操之师”,祝公望不仅是斫琴名家,也是操缦高手。据明万历壬子《龙游县志》记载,祝公望弹琴则能预察天气晦明变化,在山中操琴则能使群猿聚而听之。此等“性灵相通、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见“其淳心质行,气骨绝俗”。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