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关于古琴曲《流水》的讨论

  个人初学古琴还远远没到打谱的地步,想要《神奇秘谱》等古谱的原因只是想有一天能听听较原汁的琴音。   因为实在受不了经一代一代大师各自“改良”的众多&ld…

「分享」关于古琴曲《流水》的讨论

  个人初学古琴还远远没到打谱的地步,想要《神奇秘谱》等古谱的原因只是想有一天能听听较原汁的琴音。

  因为实在受不了经一代一代大师各自“改良”的众多“太古遗音”,不知诸位有无听过诸城派大师刘赤城先生“改良”的平沙,我要说不能不佩服大师的琴技,后半段生是听出一群鸭子打架的热闹场景!!!

  其中有些滑音与经张孔山前辈大师大力“发展”“改良”的“高难度”琴曲《流水》似曾相识

  请恕我直言:难道我们所谓的“传承”就是这样,把古曲一步步发展成口技,那还用什么子期,谁听不出来咚——咚——咚——咚——的漏水声?哪里能体现“中正雅和”

  于是我想到许多短小精悍的古琴曲被不断加工扩充成动辄十几段的大曲, 好象也就是《酒狂》作者太有名,曲意直白又那么紧凑不好大动干戈,但谁敢说以后就不会被哪位后继大师丰富了呢?这难道就是中国古琴的特色?这是古琴的幸运还是悲哀?!

  在我看来:一代代的琴家们大多似乎既不喜欢“泥古”,也不喜欢自创新曲,而是热衷于“改良”(甚至包括曲名),然后再把这些刻上自己印记的太古遗产或记谱或口授心传下去……

  贝多芬的《命运》再过一千年、一万年还是《命运》。

  谁敢说中国的《高山流水》再过一百年,又会是什么?!

  痛心无缘流水的

  ——流水缘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