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年:正值万历四十二年甲寅,陈子升出生于南海,其字乔生,号中洲,排行第三,南海九江人。
1615年1岁:其时张乔诞生于广州。乔字乔婧,因每吟唐人铜雀春深之句,遂自名“二乔”,又名张丽人。先本吴籍,其母入粤生乔,随母沦落为歌妓,与南园诗社诸子交厚,十岁时师从子升习古琴、书画及诗词。著有《莲香集》四卷。
1616年2岁:金(清)太祖天命元年。
1617年3岁:时薛始亨诞生。薛字刚生,号剑公,顺德人,为子升知己。与屈大均同受业于陈邦彦。尝遇异人授以剑术,蓄一古剑。曾斫连珠式香木“都梁”琴传世。
1619年5岁:其兄陈子壮高中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并获殿试探花,授翰林编修。其父陈熙昌时为吏科给事中,“子升幼从父宦游,自浙而京师,历齐鲁逾江汉水六万余里。尝过孟尝君养士处,慨然太息,见者咸异之。时六岁童子耳(注:虚岁),读书一览则诵,而力学刻苦”(见《胜朝粤东遗民。陈子升》)。有“粤中屈原”之称的琴士邝露时年十五,补南海诸生,因负才不羁而被督学罢黜,以后几次应试都名落孙山。
1620年6岁:光宗泰昌元年。
1621年7岁:熹宗天启元年。
1624年10岁:天启四年,陈子壮因抗疏弹核魏忠贤,父子同日夺职而归,子升亦随父兄回广州。在这几年随父宦游期间,子升向各地琴家参学古琴,参研昆曲、律学、篆刻、绘画,且刻印上追秦汉,作画取法倪董,多才多艺,人称奇童。
1628年14岁:崇祯元年。
1629年15岁:“初操觚为文,愤非不自得。一夕梦其胸前有一孔洞开彻背,惊寤,而文遂大进。年十六,郡守颜俊彦拔冠,一郡目之曰:‘十六邑奇童’,补郡弟子员,与同里黎遂球、陈邦彦、欧必元以文章声气遥应复社。遂球每持其诗文延誉两都吴越间,一时贤俊引领,愿交书邮,车辙逾岭而南者,无不问子升之卢,留连缱绻而后别。”(《胜朝粤东遗民录》)
1930年16岁:崇祯三年秋,陈子壮与子升及门人黎遂秋、好友欧必元诸人重修南园组建诗社,世称南园十二子(注:地址在中山图书馆南馆)。张二桥每侍笔砚,才名倾动一时。而乔为当时岭南屈指可数的女琴人之一。
1633 年19岁:崇祯六年,子壮复出上京,官至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七月廿五,张二乔病逝羊城,虚龄仅十九。其友彭孟阳以数百金赎尸身脱籍,脏白云山麓梅花坳,时名士各为诗一首,植花一本于墓旁,号“百花冢”。二乔有《莲香集》四卷传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村民在墓旁起出一块写满“天书”的石碑,后被打碎,无拓本,估计为张二乔自度的琴曲谱。
1634年20岁:崇祯七年元宵,琴士邝露任诞纵酒,傲然不避南海令黄熙仪仗,并吟诗相讥惹祸,逃往广西给瑶民女首领儅书记,著《赤雅》述瑶区风土人情。
1636年22岁:崇祯九年,陈子壮以言事入狱除名,子升为思念其兄而自度琴曲《况操》(已佚)。后其兄减死放归。大约在这个时期,子升著《琴翼》四章。
1639年25岁:其时流亡五年的邝露重返广州。
1643年29岁:陈子升与薛始亨结诗社于仙湖(注:地址在西湖路南方戏院侧的九曜池附近)。
1644年30岁:崇祯十七年,陈子壮在禺山书院开办学社。三月,崇祯帝吊死煤山。清军入关击败大顺军,建元顺治。
1645年31岁:顺治二年,南京福王建元弘光,五月败亡。闰六月,福州唐王建元隆武。子升不得志,东游潮阳登韩山,感韩公之遗迹,乃自度琴曲《韩山操》(已佚)。后经张家玉推荐,赴闽追随唐王,并拜中书舍人。
1646年32岁:八月,子升奉命入粤征集军饷,时竣而奔复闽中,汀洲陷落,隆武帝被清军擒杀,子升改道回广州。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子升知音之友也。当时美周任南明隆武政权兵部职方司主事,因率两广水路义师驰援江西赣州而战死。十一月,唐王弟浮海逃往广州并称帝,年号绍武,旋于十二月因降清将李成栋攻陷广州而绝食身亡。十月,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监国,后即位称帝,建元永历,而子壮被授与东阁大学士,总督四省军务。时薛始亨斫得连珠式香木“都梁”琴,琴腹内铭云:“一去天上,二曜恒升;咏歌忘言,甲子除乘。可括囊口,主酬客寿;士也一寒,寸帛露肘。有莘芸耔,人远余思;时无寸土,簉羽高飞;厥词隐晦,鋻者察微。薛剑公识。”
1647年34岁:正月,李成栋军攻占肇庆,直逼桂林,桂王退守广西,重建南明政权。陈子壮在南海,张家玉在东莞,陈邦彦在顺德,共为犄角,抗击清兵。至七月,会师围攻广州失利,子状兵败被擒,受锯刑而殉。成栋侵占子状家产及张妾。子升则奉母四处藏匿,艰辛万难。后得知子状殉国,其母自缢身亡。
1648年35岁:李成栋不满清朝贵族之凌辱,在广东叛情,归降南明桂王。子升为复仇计,整顿旧部,至邕州(今南宁)迎接桂王抵肇庆,并拜吏科给事中,后转兵科给事中。时南明小朝廷党派倾轧,争权夺利,子升守正不阿,遂为忌者所排挤,出任外职。
1650年37岁:顺治七年(永历四年庚寅),摄政王多尔衮病故,顺治帝亲政。降清将尚可喜领兵攻广州,琴士邝露与诸将死守十余月,粮尽城陷。尚可喜屠城七十万人,血流漂杵,可谓残暴惨烈,触目惊心。城破时,邝露戴头巾,抱“绿绮台”琴出门,遇清骑兵以白刃相向。邝露笑问:“此何物可戯?”骑兵亦笑。邝露回到五仙观附近的仙邻里家,即他的“海雪堂”,将“南风”“绿绮”两琴及珍玩图书环列身旁,吹口哨等清兵进来,从容就义。尚可喜挥师肇庆,永历帝逃往南宁,后退守云南。子升追随不及,遂流落山泽间,辗转多时,才得以返乡。
1651年—1670年
38岁——58岁:国破家亡、劫后余生的陈子升已知反清复明无望,终日以泪洗面,常与遗民陈公尹、梁佩兰、屈大均、薛始亨以诗歌发胸中怨愤,追忆前朝。在清初的高压与杀戮政策下,对清廷采取不合作态度的遗民,其生活状况极为恶劣。子升生活已到了“空斋炉白十分青”的贫困境地,只能典当度日,其中包括子升心爱的“凤凰”唐琴。
1661年48岁:顺治十八年,顺治帝病亡,玄烨即位,南明灭亡。
1662年49岁:康熙元年。
1663年50岁:屈大均自山东回穗,中秋约遗民诗友集于西郊(即今广州西关),屈翁山俱述见闻:甲申春,烈皇帝鼓“翔凤”之琴,中曲而七弦俱绝,遂兆国变。未逾月而有煤山之变。其琴流落民间,济南李攀龙购藏之。又朱彝尊曾言:有杨正经者善琴,烈皇帝召见,官以太常,赐以一琴;自国变后结庐与琴隐居,作“西方”“风木”二操,怀思先帝,其人今尚存。众人闻言感慨,中席罢酒,各作《崇祯皇帝御琴歌》。陈子升长歌先成,席间有琴士、诗人屈大均、陈公尹、梁佩兰等。
1671年58岁:康熙十年秋,受僧俗两届嘱托,子升为方外游。到黄山访熊开元。到青原山访方以智不遇。于是去吴门,还至南州。时方以智在南昌被清廷所捕,解送广州途中,经江西万安而逝。子升闻知,赶往万安哭之。后重入庐山归宗寺,受天然函是戒。期间自度琴曲《水东游》。返家乡后杜门不出。时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作乱。
1675年62岁:子升已没有写诗,估计在这年辞世。
于岭海琴阑
二〇〇二年秋稿成
二〇〇七年夏至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