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的演奏与练习中,若想提高换把的速度,我们通常可以从提高反映灵敏度和动作速度切入。但有时某些迅速变化的指法,在换把中可能会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阻碍。这种潜伏阻碍造成的原因,在演奏中常常会有多种因素,比如快速换把的方法选择不当、左手的放松程度不够、心理障碍等等。但我认为其中可能还有一种更加细微,又较难被发现的技术技巧——“时差控制技术”、没能在换把中被我们很好的掌握和运用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我个人认为,在二胡的演奏中若能适时并巧妙的运用“时差控制技术”去调节换把,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使其成为排除快速换把障碍的克星。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运用较快的速度练习或演奏快速换把时,有的人可以毫不费力,而有的人则拉的满头大汗就是过不去。后一种人似乎在练习与演奏中只要一逐及到快速的换把音型,就像在打一场恶战,其结果又往往总是以“一败涂地”而告结束。关于这一问题,本人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大量的教学实验证明,无论是专业的演奏员或业余的考级选手,均可通过此项技术技巧的训练,较快地提高快速换把的内在质量。正如运动心理学上所言:“如果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可以分别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这种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了引发快肌肌纤维的最大参与度和兴奋度,并为迅速提高快速换把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会通过乐谱的实例与具体的肌体运动参与原理,同步而具体地去分析二胡换把中的“时差控制技术”之操作方式与方法。
快速运动时,快肌的参与程度显得更为重要; 跳跃时快肌纤维呈现最大程度的参与。
快速换把时,我们将采用提前跳跃进入所需把位的“跳跃侯等之方式”以调整换把的速度与灵敏度。它的具体操做程序是:在最早的乐音结束点;用最快的速度启动;跳跃进入所需作用点的上方等侯。此种方式我们也可简明的理解为:用最快最敏捷的提前量跳跃进入下一把位乐音音位的触弦点。
以上谱例我们在第二小节的6和5上方;第三、第四小节的l和5上方分别写了两个下和两个上。这二个上和二个下,实际上就是快速换把中时差控制技术的关键之关键。而运用我们通常的思维,似乎无论从谱面上或理论上,换把都应该从第二个下或上开始。真正使人遗憾的是,在二胡换把的实际操作中,则有更多的演奏者将会从这两个字(音)的更后面音位才开始实施真正的换把。这样的操作结果毫无疑问将会带来更多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按音错位和换把来不及等)。
具体操作的程序是:a、在演奏第二小节的6和第三小节的1弹起左手食指的瞬间,我们必须将同时借助逐渐展开的手势,刹那间跳人新把位;b、在第二个下和上的位置,也就是在6和1拉完后稍微停顿一下,左手再分别从6和l后边的5处启动,然后迅速跳入新把位。如果我们能够亲自通过这二种状态下的换把方式操作,我相信我们将会对“时差控制技术”的优越性有了一个更为明晰的认识。从实践的意义上讲,我们在操作、练习与演奏的过程中,一但失去了这个有利的时间差,接踵而来的不光是速度上不去这一个问题。它还会接连出现:灵敏度减弱、虎口摩擦系数增高、换把稳定性下降等等一系列影响动作速度的负面值。这一切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并说的通俗易懂一点,那就是:因为换把我们不得不进行第二次启动的原因所致。这种无奈的重新启动,在操作过程中,不光会影响速度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同时也会无缘无故的消耗掉许多不应该消耗的能量。试想火车的启动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进人正常速度地运行?各种机器地启动(包括火车)和进入正常速度的运行状态之间,所需要的电力(燃料)会不会有可能出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耗能误差。
下面让我们暂时抛开这些耗能的问题不谈,言归快速换把的过程中,重新启动会不会影响正常换把的运行速度这一课题。我想如果我们通过了以上之实际操作的体验和对比性实验,最好与此同时再想象一下火车和机器启动的情景,我想这个问题现在完全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不需再去过多质疑的‘过去式’问题了。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再谈一下“时差控制技术”的优势和奥妙到底缘于何处?说的再为明确易懂一点,这项技术实际上是巧妙的运用了最后一个乐音触弦的弹性和惯性、借力并借势地跳上了启动后的、并具有惯性速度的班车,从而使乐音能够自然、快速、顺通地至达我们要去音位之目的地。这也正是“时差控制技术”在换把中的最为玄妙之处。
通过上面具体操作的分析,我们可以说已经初步认识并首肯了“时差控制技术”的实际运用之可行性和科学性,接下来我们再列举两个难度系数较高的乐谱实例,以进一步的证明此项技术的实用性和广泛的使用价值。
在以上的谱例中(例2),我们分别在第一小节的2和第二小节的5上方标定了上与下两个字。此处所标定的上与下不用细说,其意义就是左手换把地起跳必须从这两个标志的乐音结束瞬间开始。剩下的问题就是,这个2和5的时值到底在演奏中应该拉多长?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音乐理论家提出了,用现代透视学的原理划分并对待音乐的节奏这一新观点。我们知道,传统透视学主要是从观察者的眼睛实际上能够看到的对象之所处的空间比例尺度(远小近大)作为依据的对象;而现代透视学则是在传统透视学之基础上,溶汇了自我认识、心理感受、大自然之影响、甚至于夸张等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这种多原素综合状态的有机组合,可能较之于传统透视更鲜明、更深刻和更有表现力地去揭示作品之思想。我认为这种新观点在音乐上的最后引申含义应是:音乐乐音之运行必须是在情感驱动的基础上,并结合各种场之变化来最终判定你所划分的节奏是否合情合理。当然它的最终结果必须是以是否好听为依据和标准的。依照这一观点,并根据本乐谱谱面地顿跳之要求,我认为,此处所有的附点八分音符我们均可尽量的缩短其时值。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附点八分音符或是十六分音符的第一启动时间,通常是绝对不能随意抢或拖的。所谓的第一启动时间,就是指正常节奏所应奏出的第一个音点之时(按照中国之传统之记拍方式、也可理解为板与眼启动之处为第一启动点)。按照以上之要求,为了换把敏捷度和演奏速度的要求,此处我们看来只能在八分音符的附点处多做一些文章了。并在此打一个漂亮的时间差;这也正是我们“时差控制技术”所安排的最佳黄金分割点。
如果按照谱例3的节奏与时值进行演奏,我们便会有十分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准确地起跳和从容的抢点。从谱面上直观地看,我们所分解的音符时值,似乎留给换把的时间是十分充足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操作中不能准确的把握住时间差的控制点,演奏起来可能照样还会有换把时间来不及的感觉。为了使我们能够在演奏与练习中从容驾驭此处的换把,下面我们将用更加精细的乐谱图解来分析一下左手换把的完整运行程序与运行状态。
从例4的图表上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文字描述总共分四种语言组合。它们分别为:1触跳;2到位;3侯等;4触按。这四种语言组合中的1与4尽管只有一字的误差,但其内涵和意义却大不相同。故尔,我们在演奏和练习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以上之要求的程序与状态进行换把的练习。否则稍一迟疑,触跳变成了触按便会使整个时差形成错位。这种错位的最终结果将会使整个运行程序出现后移的现象。这就如同坐飞机和坐火车一样。如果没有了候车的时间能否正点赶上车有时就说不准了。
以上我们较为详细的分析了二首利用时差控制技术均能顺利完成其操作与演奏的乐谱实例。那么如果乐谱的速度继续加快,换把的难度继续加大,此种技术是否可以“与时俱进”呢?我的回答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现在我们将再来分析一首无论从乐谱上看还是从实际操作上来看似乎其难度都属于非常之大的乐谱实例。
在以上的谱例5的第一小节中,我们看到有两处换把。当我们运用时差控制技术分别对这两处换把进行实际操作时,我们会发现其操作难度系数并不大。这是因为操作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放空弦的时差进行抢点。其运行程序与把握原则是:只要能充分利用空弦前的6和2触弦完成的瞬间,并借势迅速起跳、到位、候等、触按,就可以非常从容的把握住时差的控制权。而在下面第2小节的换把中,由于没有空弦的优势可借,我们操作时只有利用此小节第三个乐音6的余下时值进行补差抢点。注意此音的原来时值为十六分音符,而我们在实际演奏时的时值只能控制为三十二分音符,在演奏这个分割性音符后的瞬间(也就是这个十六分音符的前半部分)便要迅速借势起跳并于最快的速度进入这个6音后半部分的三十二分时值中。因为在这个6音的后半部分时值中,我们几乎还要同时做两件事情:一、到位;二、侯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的,又较为从容的演奏出换把后的另外一个乐音——高音6。最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第三小节的两处换把:第一处换把是从内弦的高音2换至第一把位的中音2;此处换把的类型我们可以参照第二小节的换把要求。因为这个地方的换把控制程序与第二小节的换把完全一样。在此,我们就不在重复了。最后我们将重点分析第三小节的第二次换把。此处的换把的难度主要难在换把是在连续不断的三十二分音符运行中,进行不间断的快速切换。此处的换把也是我们时差控制技术需要突破的最后一道屏障和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