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琴,总认为多练习技法即可,其实未必。古琴技法虽然需要勤练,但更需要多思。古琴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思比练更为重要。练得其曲,思得其神。曲者,弹奏技能也;神者,神韵也。得其曲易,得其神难。曲贵入神。学古琴追求的就是神韵。如果一味的埋头练琴,技法虽然娴熟,运指固然流畅,但未必能得其神韵。练琴神为上,练气次之,练曲再次之。琴的神韵不可轻视。而练神的重要一环是多思。想得熟,思得深,渐可入神。琴之好丑,在心与手。若忽视思,只重苦练,到最后只算得上一个弹琴的熟练操作工、一个琴匠而己,难有佳曲。神,是弹琴成功的灵魂,琴曲的生命。
琴家与琴匠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琴家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严格的说,真正的琴家,必定是一位艺术思想家。思维肤浅、见识短少、只懂技巧、卖弄小机关的人,只能成为琴匠。
广陵琴家胡兰曾经回忆,四十年代末,有一外地琴人到他家来拜访她的父亲胡兹甫先生。他学琴好多,会曲很多,但下指虚浮,无一曲能成理。当他听完胡先生弹奏的《平沙落雁》后,便自形惭秽,心灰意冷,打算放弃原先所学而改学广陵派。胡先生说:“广陵派也未必容易学好,凡学琴之人练到一定程度需丢开手,用眼晴看看,用耳朵听听,再丢开眼耳,用心去想,这样才算善于学习。你虽会曲甚多,但从没有用眼看、用耳听,也没有用心去想,只是在用手练琴,怎么能够得到琴曲的神韵呢?我看,你先在指法上下工夫,多琢磨抹、挑、勾、剔、托、劈的触弦力度。例如,用右手拨弦,力要重但不能粗暴,下指轻巧又不能虚浮,快捷时不急促,舒缓时又不能松弛。左手按弦,用吟用猱时,要圆融而无滞浊,用绰用注,定音后要有引伸。又要做到迂回曲折,似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欲断而复联。这些都是取音的精粹,需要用心去体会意蕴的深微。弹奏琴曲时还要能表现弦外之意,触发自已丰富的联想,弹奏《高山》时要映现山岳,使人感到巍巍高山若隐若现;弹奏《流水》时,要使人感到水势汪洋,激浪奔腾如在面前。待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后,须将琴曲练熟,再多理解琴曲的结构、内容、意境等。
总之,弹琴要神态安祥,气息平静,心神要忘我地投入,内心感应太和,手弹琴曲,心和手自成一体,这只能靠自己去体会,用言语很难说出其中一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