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揉弦的产生 想要探索揉弦的产生,就有必要对人的语音进行大致的了解。人受喜、怒、哀、乐不同情感的激发,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规则的动率,导致人在说话时发出一种不稳定的、颤动的音调,这就是颤音。歌声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它已经完全区别于其他人声,为了表达音乐的情感而发出的颤音便成为了乐器模仿的典范。从各种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发音的效果来说,最接近人声的莫过于弓弦乐器。尽管其他弹拨乐器如琵琶、古筝、扬琴,甚至还有很多吹管乐器,都力求在颤音上能达到好的效果,相比较而言,弓弦乐器的颤音则更富有魅力。弓弦乐器,特别是二胡,由于没有指板和品柱,其揉弦的技法种类、音响特征就更富于变化,它之所以悦耳动听、富有动人的魅力,其主要原因也就在这里。
据史料记载,在古代,器乐通常是为声乐进行伴奏,但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人们往往会选出某些声乐曲调进行加工,作为器乐演出,民歌仍然是器乐曲的重要基础。① 可以肯定的是,二胡的揉弦源于歌声中的颤音,它们之间有所不同的是,歌声的颤音要受人体发音机能的制约,而二胡的揉弦则不受更多的制约,比起歌声的颤音就自由得多了。优秀的二胡演奏者对力度强弱的变化、速度快慢的变化、声音色彩的变化等方面能够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使得二胡揉弦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吸引听众、动人心弦。
二胡的揉弦得到更为全面地发掘和运用,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事情。在此之前二胡揉弦普遍的都是以压颤为主要手法(人们常说的民间揉弦),由于这种揉弦方法对表现近现代创作乐曲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来人们便吸取了西洋弓弦乐器小提琴的揉弦方法,才使二胡的揉弦开辟了新的途径,拓宽了二胡揉弦的技术涵量和艺术表现力。
现在,二胡的揉弦在应用上已形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技巧方法。它发展之快、应用之广、效果之佳、表现力之强,是与民族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器乐演奏家和革新家刘天华先生分不开的,是他在二胡原有的以改变琴弦张力的揉弦技法的基础上,把西洋小提琴以改变琴弦长短的技法融为一体,创造一种称为吟的新揉弦技法,此后就广泛流传开来。吟的产生为二胡揉弦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它不但加强了二胡色彩的变化与对比,使二胡特有的歌唱性、抒情性能更加细致丰富,同时也开辟了二胡演奏艺术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