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弓是指以每分钟120 拍以上的速度,用分弓演奏十六分音符的一种弓法。快弓是一项高技术的弓法,它需要演奏者两手高度的密切配合,做到音位准确、时值均匀、发音清晰,极富颖粒性。而且在快速的乐段中,常常包含有快速换弦、快速跳把高难技巧,这就更增加了快弓的难度。因此,快弓技法的掌握情况常作为一杆标尺,来衡量一名演奏者演奏技术的高低。
在以前的二胡教科书中,一直认为长弓的动作加快缩小,就是分弓的动作;再加快缩小,就是快弓的演奏动作。但随着现代二胡技法的飞速发展,对这个观点有了不同的认识。这个观点的前一部分,即:长弓的动作加快缩小,就是分弓的动作,我认为是正确的。但快弓的演奏动作,决不是长弓动作的再加快缩小。我们分析一下长弓和快弓的动作枢纽(就是运动的轴)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来。
先说长弓,在拉弓时,随着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右臂逐渐向外伸展,直至弓尖;在推弓时以大臂内收为先动点向左推进,小臂和手腕随之而回归,直至弓根。由此可以看出,演奏长弓时,上至大臂部位,下至腕、指部位,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运动的(即:拉弓时都向右伸展;推弓时都向左回归),它们运动的轴心在肩部。再说快弓,在拉弓时,手指带动弓子向右运动,而肘部却要向左摆动;推弓时,手指带动弓子向左运动,肘部却要向右摆动。由此可以看到,演奏快弓时,手和肘是同时向对方的相反方向均匀地摆动的,它们运动的轴心在小臂的中间。
我们不妨用一支小木棍来做个实验: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棍的中间,然后用右手手指捏住小棍的一端轻轻地左右摆动,这时大家可以看到小棍的另一端也会随之而摆动起来。这两端的运动除了方向相反以外,其频率、幅度等都是相同的。我们将这根小棍联想成自己的小臂,若在小臂的中间设一个看不见的轴心,好象用手指捏住小棍的中间一样,那么手和肘就好比是小棍的两端了,均匀地摆动一端,另一端就会沿着相反的方向同样轻巧地运动。再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在我小时候,家中做饭烧水都是用的煤球炉,每天早晨生炉子时,点着了火,少不了要用扇子扇风以助燃,这个对着炉门扇扇子的动作恰恰就是二胡演奏快弓时手臂的动作。
从上述我们可看出,长弓运弓宽阔,所以其动作的轴要放在肩部,加快缩小后变成分弓,因为速度并不太快,其动作的轴仍可放在肩部。但如果再继续加速变成快弓,那么动作就会显得十分蠢笨和僵硬,而且在速度上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弓子还不能保证平直运行。因此,演奏快弓时必须把动作的轴移到小臂的中间,以大臂带动肘部,通过小臂中部的轴心作用,使手和肘成为平衡的两端均匀地摆动,从而带动弓子快速地左右运动。
这样,快弓的动作才能变得轻松而自然。如果将我们的右手变作一条鱼的头、肘部变作鱼尾的话,那么快弓动作形容成摇头摆尾是再恰当不过了。将这个动作再加快缩小,就是颤弓的演奏动作,既然这个动作能达到颤弓的速度,可见满足快弓的速度要求是富足有余的。这是长弓与快弓动作的主要区别。
长弓与快弓还有一个较大的区别是运弓的先动点不同。演奏长弓在拉弓时,是以腕部为先动点向右拉出的;在推弓时,是以大臂为先动点向左推进的。而在演奏快弓时,拉推弓动作都是首先由大臂带动肘部摆动,再通过左臂一系列的运动机制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快弓动作才是真正大臂带小臂的动作。手腕在其中只是起一个力量的调节作用,使快弓动作不致于僵硬,而没有先动点的作用。
快弓的贴弦度比起长弓和分弓来要大得多,这个贴弦度是要始终保持的,就是说在换弓时,弓毛也要紧贴琴弦,每一弓都要有嘎的一声音头,所奏出的声音就象做馒头时,将面粉揉成一个长条的面团,然后用刀切成一段一段,快弓的发音就象把面团切成这样一段一段的。这样的奏法如果放慢来演奏,声音会很噪,不好听,但加快后演奏,其发音就会很清晰、饱满。如果在换弓时贴弦度不能保持,使每个音失去了音头,奏成枣核形,那么快弓的发音就会是呼噜呼噜的含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