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最为普遍的一为筝曲,一为二胡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二胡演奏的《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作了很大删节以避免冗长而影响演奏效果。其速度缓慢,弓法细腻多变,旋律中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的运用,以及特性变征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可谓是“汉姣望穹云外天,宫闱相残意阑珊。秋清宵冷思亲泪,月揽琴歌寄关山。”
《汉宫秋月》是蒋风之创造性的学习二胡演奏艺术的传世之作。此曲奠定了蒋氏二胡学派的基础。蒋风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自幼酷爱于音乐,先后拜储师竹,刘天华为师学习二胡,不断钻研进取,创作过歌曲《南归》,二胡曲《长夜》,整理的古曲都有创新。尤其使对古曲《汉宫秋月》的演绎,在弓法指法及音腔,节奏的处理别具风韵,自成一格,人称“蒋派”。他还对传统的二胡进行了改革,使原来的龙头形改为月牙形,改原来的圆琴筒改为哑钤式,试用松节琴码,为二胡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