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二泉映月》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出生于社会地位低下的道士家庭,自幼从其父亲学习音乐,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二胡和琵琶,二十一岁患眼病后双目失明沦为流浪艺人,晚年生活贫困,死时年仅57岁。由于长期生活在旧社会劳苦人民中间,亲身体验了劳苦大众的忧愁和苦难。阿炳留给后人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正是他悲苦一生的艺术概括,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社会底层的劳苦群众精神痛苦的写照。因此可以说,这一首感人肺腑的悲歌既是阿炳自传式的作品,又是一部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黑暗的、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内容的不朽杰作。
此次,笔者通过阅读以下文献(钱塘的《二泉映月》是标题音乐吗?、程如辛的《二泉映月》音调渊源探索、张振基的《阿炳无标题二胡曲的音乐内容、素材来源及其艺术创造》、成公亮的《二泉映月》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及聆听唱片,对此曲的结构、演奏手法等各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批注,现整理、归纳成文。
标题之争:《二泉映月》是否是标题音乐?是否表现了其标题所示的内容?一直是我国音乐学者在探讨与争论的问题,总的看来可以归纳为两类:
第一类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他在《阿炳曲集》中将这首作品解释为“描写在清澈见底的二泉中间所反映出来的天上的月亮”的描摹自然景物的音乐作品,显然他的解释是把此曲当成了“标题音乐”。
第二类则以张振基、钱塘等为代表――认为此曲是“无标题音乐”。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张振基首先从人的主观感受出发,提出通过聆听这首二胡曲,便能使人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首凄厉欲绝的悲歌,而不是一首描写风景的作品。
其次他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二泉不可能映月,之后他又对熟悉阿炳人进行采访,并从阿炳的堂哥口中得知此曲是阿炳奔波一天,生活仍然没有着落,心情忧愁是拉的,曲子原本没有曲名,据阿炳说是表达心情的‘依心曲’。此外他又转引的一段当年随杨先生一起参加录音活动的祝世匡先生所讲述的一段文字,得知了此曲的曲名是杨荫浏先生起的而并非阿炳所为。
最后关于“标题音乐”张振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内容都是由鸣响着的音乐本身决定的。作品创作的背景材料,作者或他人的非音响的解释性资料只能作为我们理解该作品内容的参考,而不能作为依据。有些作品本无曲名,后来被别人或后人加上曲名或标题,有些与音乐形象本身较吻合(较为突出的例子是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中的“春之歌”、“狩猎”、“纺织歌”等等);而有些则牵强附会,只图曲名雅致、醒目。这类“曲名(雅号)”常常歪曲了作品本身的音乐内容,或限制了人们对该作品内容的理解。由杨荫浏先生代取的《二泉映月》曲名不正是这样的吗!阿炳说过此曲是没有名字的,就不该再去代他取个名字。这个音乐的内容,应由该曲本身来表达,事实证明,人们通过聆听乐曲是能够理解这个作品内容的,更何况就连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也听出了曲中的‘断肠之感’。”
钱塘一文中认为“‘无标题音乐’的构成和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内容往往是作曲家情绪、印象、心里感受最典型、最概括、最集中的表现,作者运用其音乐语言,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世界观的倾向性。它一方面有鲜明的主题性,一方面又不像标题音乐作品那样有具体的描写对象,或具体表现了什么;更不像小说、戏剧等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我认同张振基等人的观点:《二泉映月》是一首“无标题音乐”作品。但我认为从另一角度去理解,“无标题音乐”的上述两个方面,恰恰表明了其在无标题的框架下仍有着较鲜明的标题性,因此我把它称为“无标题音乐的标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