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赏析

  大型二胡协奏曲,近年来有:《长城随想》、《新婚别》、《红梅随想曲》、《莫愁女幻想曲》、《满江红》等等……个人认为,其中最感人的曲目,莫过于《红梅随想…

「真实」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赏析

  大型二胡协奏曲,近年来有:《长城随想》、《新婚别》、《红梅随想曲》、《莫愁女幻想曲》、《满江红》等等……个人认为,其中最感人的曲目,莫过于《红梅随想曲》、《长城随想》、《新婚别》了。

  记得第一次听到该曲时,激动的心情无法抑制,久久难以平静。随着乐曲的发展,泪水顺着脸颊不由自主地一滴接一滴地往下流。或雄壮、或柔情、或渴望、或激动……

  《红梅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吴厚元一九八零年为二胡与管弦乐队所写的一首单乐章协奏曲。时值共和国刚从十年动乱的寒冬走来,该曲一经问世,宛如一朵报春的红梅,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乐曲以人们熟悉的歌剧《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及部分旋律等音乐片断为素材,做了充分的想象发挥后,重新构思创作而成。它以宏大的气势、悲壮的情调,形象、深刻地塑造了主人公江姐的高大形象,讴歌了她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青春的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进而表现了人们将这些美好的品格化作对红梅的向往和赞颂。

  这部作品最可贵的创作特色是它能鼓动人心。它一反传统二胡哀怨、凄凉的表现风格,把中国妇女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女英雄形象尽情地展示了出来。作者兼收并蓄民族民间器乐曲和西洋交响音乐的写法,破除常规,不以一般写法——用歌剧的情节来叙事,而用音乐素材重新构思创作,将独奏乐器与民族乐队音响统一布局,用抒情的第一人称写法,描绘了主人公内心起伏跌宕的情感。作品以民族交响乐队协奏的恢宏气势,把女英雄英勇伟大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出来。

  全曲由一个引子与四个乐章组成,将整个乐思深刻地表达出来。

  引子的旋律一开始就由二胡开门见山地奏出核心主题,并以各种不同的音高作了四次引伸和模进,加上乐队的呼应与烘托,似序曲般地将音乐带入第一乐章,亦把听众的感情带进了音乐所提示的意境中。

  第一乐章以《红梅赞》的旋律为音乐主题,由二胡以中速奏出优美完整的主题,并进一步加以变奏和展开,随之由乐队演奏主题。它通过描绘红梅凌寒开放、傲霜斗雪的高贵气质,赞美了红梅朴实无华的高尚品格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既升华了内心世界的美,又歌颂了辉煌灿烂的美好事业。

  第二乐章为活泼的小快板,在乐队热烈的节奏音型伴奏下,二胡奏出了副部主题,刻画出充满理想的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红梅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精神。

  第三乐章从散板开始,运用了戏曲音乐的拖腔,并引伸发展了核心主题,是深情的倾诉,像回忆并展望美好的未来。音乐由抒情的慢板发展到紧拉慢唱的快板,逐渐推向高潮,并引入二胡独奏的华彩乐段。二胡深情的倾诉,缓慢而充满哀思的段落表现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此段的感人程度,堪比《梁祝》,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四乐章是再现部,是全曲的再现和总结。乐队奏出了原歌剧《江姐》的主题歌《红梅赞》的主题音乐,歌颂了“三九严寒何所惧”的红梅品格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从而将全曲推向高潮。最后,用副部在主调上的再现作为急板的结尾部,二胡与乐队的角力更加激烈。乐队最后奏出主题,以千军万马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的磅礴气势结束在急板的核心主题音调中,表示不屈的红梅精神最终都会取得胜利,就好像“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作品运用二胡音色上自然、柔美、质朴、典雅的特点,塑造了在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残酷镇压的血雨腥风中,临危不惧的女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音乐时而柔美动人,使人看到迎风而立的江姐俊美、坚毅的面容;时而紧张激烈,反映出在艰苦环境下江姐及战友们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英雄气概;时而壮丽辉煌,展示出江姐等革命女英雄在敌人的牢狱里,绣红旗、抒豪情,畅想美好未来,坚信壮丽的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的乐观精神!

  在创作手法上,该曲颇具特点。作者不但运用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合头换尾法,而且还大量吸收和应用了西洋交响音乐中主题贯穿的手法,以主人公江姐的情绪变化为主线,主题音调始终贯穿于整部作品四个乐章中;板式上,在第三部分,运用了戏曲中的拖腔形式,将主题核心引伸发展,然后由抒情的慢板发展到紧拉慢唱的快板,将乐曲逐渐推向华彩乐段;在调性布局上,采用了通过同宫系统调式交替再转向大二度远关系调的手法,同时还有意识地运用奏鸣曲式原则:主部与副部在呈示性陈述时的二度远关系调性对置,再现时又统一到原调上来。

  熟悉《梁祝》的朋友知道,与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相比较,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的音乐结构形式及表现手法较为相似。比如,在引子(呈示部)部分,两者皆灵活运用了长笛这一音乐表现形式。在《梁祝》的呈示部,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而在《红梅随想曲》的引子部分,同样是由悠扬的长笛牵引出二胡不急不徐、深情优美的吟唱,展示出隆冬时节红梅含苞欲放的画面。其次,两者在“展开部”、“再现部”的音乐表现形式及艺术表现力均不相伯仲,其中,在“展开部”的后半部分,《红梅随想曲》甚至更优于《梁祝》。

  这两部作品本人均已欣赏过不下百遍,时至今日,听至精彩之处,依然会心潮澎湃、泪盈满眶。也许,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吧。喜爱这两部作品的朋友可细细体味。

  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目前有多个演奏版本,主要的演奏家有于红梅、姜建华、宋飞、马向华、黄安源、刘俊颐等(前四位为当今二胡界四大著名青年女演奏家,黄、刘则分别为港、台著名二胡演奏家)。

  这几个版本中,比较而言,本人最喜爱青年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所奏《红梅随想曲》。音色饱满、感情充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版本;其次是青年二胡演奏家宋飞版和旅日二胡演奏家姜建华版。

  于红梅:现年33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山东济南人,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八岁起师从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著名二胡演奏家苏安国学习。曾连续两届获山东省青少年器乐比赛一等奖。一九八三年,她在“泉城之秋”音乐会上以《一枝花》的演奏引起音乐界普遍关注,并被电台、报社以专访介绍。一九八四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受教于著名二胡演奏家张韶先生。一九九O年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继续师从张韶教授;其间还学习了高胡、中胡、板胡等民族拉弦乐器,得到了刘明源、刘再生、张玉明、李桓、田再励等先生的指导。一九九四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免试保送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音乐理论家、民族音乐教育家蓝玉嵩教授和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教授。在校期间,连年获得学院设立的各项奖学金。

  一九八九年荣获ART杯国际民族器乐比赛专业青年组第二名。一九九四年在台北国际二胡大赛中获优异奖。同年,荣获首届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比赛第一名。曾在各大高校及艺术沙龙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在中国艺术节以及院内外重大演出中多次担任独奏节目,均获成功。

  一九九二年为济南电视台录制了一小时的音乐电视片《绽开的红梅》——于红梅二胡演奏专辑。录制出版了《红梅随想曲》、《中国传统乐曲名家曲系列》(之一)两张个人演奏专辑唱片(CD)。并在《二胡印象》、《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考级曲目精选版》等唱片、录音带中录制了多首乐曲。近年来曾出访日本、新加坡、朝鲜、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广大艺术界人士的赞誉。

  于红梅潜心于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并对新音乐、新技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在扎根传统、博采众长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演奏风格真挚淳朴,音色圆润淳厚,细腻感人,充满激情,琴人合一。对乐曲的内涵有较完美的诠释和独到的艺术见解,被誉为“体现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精神的演奏家”,是当今艺坛上令人瞩目的一位新秀。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同时,她与国内外多位作曲家、演奏家合作,演奏了大量现代音乐作品。创建并参与了“卿梅靖月”女子民乐演奏家重奏组(范玮卿——古筝、于红梅——二胡、杨靖——琵琶、刘月宁——扬琴),致力于当代民族弦乐音乐的发展与创新。作为中国当代乐坛优秀的演奏家,她正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演奏风采和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姜建华:著名青年女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明星高材生,现旅居日本。其演奏的版本是她和交响乐团一起录音的,听起来,独奏者和乐团的表现都不同凡响。尤其是第一部分乐团一起奏出主题时,音响丰满、气势磅礡,而姜建华的二胡则拉得很华丽,感情丰富(尤其是和大提琴对话的那段),整体来说,是个相当不错、令人感动的版本。姜建华的演奏风格独特,富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她演奏的《红梅随想曲》,细腻动人,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淋漓尽致。愤怒的控诉中交织着诗意的抒情,朴实的描绘里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再加上管弦乐队的烘托,使乐曲表现得既沉毅雄浑,又柔婉秀美。

  宋飞:著名青年女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现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青年演奏家艺术团艺术总监助理。其演奏的《红梅随想曲》亦相当精彩,华丽、纯熟。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