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变化是由双手在演奏中“着力重心位置的变化”以及“左指触弦面的变化”形成的。
当弓毛擦弦左右运行时,右手的着力重心位置靠上则声音较为浑厚浓重,靠下时则声音显得清晰淡泊。同时,左指按音时触弦面偏大则声音显得宽厚一些,反之触弦面偏小则声音相对薄和窄一些;
另外,揉弦与换把的变化在“浓”与“淡”的音色对比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幅度的揉弦”和“首尾方式的滑指换把”能使声音的效果变“浓”,反之“小幅度的揉弦”和“无滑音痕迹的换把”能使旋律音的效果清晰淡泊。
如:
《独弦操》第一段旋律的开头(例7略)和第三段旋律的开头(例8略),“浓”与“淡”的声音对比就比较鲜明而有说服力。
第一段开头的情绪要求声音浓郁些,演奏时右手的着力重心要偏上,左指的按音触弦面要较大并使用连续的首滑指换把方式,加上大幅度、较慢频率的揉弦,忧思郁闷的倾诉效果就能表现得较为准确;
而第三段的旋律开头,由于乐曲的情绪暂时变得明快,因此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着力重心偏下、左指按音的触弦面要小、揉弦的幅度也要小而频率稍快,同时注意换把要干净、要尽量减小手指滑动的痕迹。
这样奏出的声音不但清晰而淡泊,而且也可以较生动地表现欢悦轻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