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胡琴,民间都熟知。至今,民间鼓乐艺人有谚:斗米唢呐,担米胡琴。就是说,学吹唢呐,吃完一斗米便能掌握,学会拉胡琴,须吃完一担米。说明学拉胡琴并非一蹴而就,要下一番功夫。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对北方和西方各民族泛称胡人。《史记·赵世家》“吾欲胡服”。《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也指来自这些民族的东西,如胡琴、胡桃、胡椒等。
胡琴一名,唐宋时期指的是我国北方和西方各民族的拨弦乐器,如琵琶、忽雷等统称胡琴。
作为拉弦乐器,最早记载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引自作《凯歌》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元代是蒙古族统治中国,胡琴开始用于宴乐《元史记·乐志》“胡琴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至建国初期,马尾胡琴形制仍然是卷颈龙首,称为龙头胡琴。乃至越南等国现仍采用卷颈龙首胡琴伴随歌舞、戏剧演奏。上面提到的“火不思”,该是马尾胡琴最早的名称。
古代,中国乐器名只有一个字,如琴、瑟、钟、鼓、磬、罄、鼓、埙、竽等。先秦时期,乐器开始多了起来,根据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的记载,先秦出现的乐器已达三十多种。那时人们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将众多的乐器归纳为八类,称为八音,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凡逢宴飨,郊庙,各种庆典、祭礼等仪礼,都要以八音合奏。相传,舜帝所作《韶乐》沿袭在历代宫廷、不断衍变发展,后宫廷音乐以《中和韶乐》为正宗,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国乐,一直沿袭至清代。《清史稿》记载,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从有可言,春秋上丁释尊师,乐六奏”历代帝王都十分尊崇孔子,祭孔所用音乐乃承袭《韶》雅乐,康熙帝把祭祀乐礼定为最高等级的礼乐,极力推崇《中和韶乐》。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廷太常寺通令各阙里司,选派乐工赴京习演。
清道光《永州府志·学校志》载“八音之器,圣人法八风而为之,其声出于五行之气,其制器之法则有十二有律为之,度数,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有具一定声?有具十二声者,清浊高下,八音克谐故奏之。可以格神祗,和上下,修己治人。变化气候,转移风俗,以至于草木鸟兽,皆可感召,盖天地间,皆阴阳二气所感通。”(秦代乐器如下)
秦代金属乐器有:钟、编钟、镛、征、铎
石属乐器有:磬、编磬
丝属乐器有:琴、瑟、筝、筑
竹属乐器有:箫、篪、 籥、管等
匏属乐器有:笙、竽等
土属乐器有:埙、哨、缶等
革属乐器有:建鼓、鼗鼓 、贲鼓、应鼓、搏拊等
木属乐器有:柷、敔等
汉朝,文化有新的发展,这时期与西域有所交流,不仅向西亚送去了钟、磬、琴、笙和乐工,以及音乐理论,而且也从西域引进了羌笛、茄、角、竖、箜篌、筚、栗、曲项琵琶等。
隋唐时期音乐得到很大发展,有九部乐,许多大曲如《六么大曲》、《伊州大曲》、《凉州大曲》、《薄媚大曲》等。大曲又称法曲,著名的法曲有《赤白桃李花》、《霓裳羽衣曲》等。唐玄宗酷爱法曲,命梨园子弟学习称为法部,并发展坐部伎、立部伎,演奏规模宏大,演奏时,金、石先后参加。乐器有铙、钹、钟、磐、幢、箫、琵琶等。
从中国有音乐史至唐代以来,中国音乐虽得到很大发展,但均没有马尾胡琴拉弦乐器的记载,到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才有了“马尾胡琴随汉车”的记载,是否历代帝王有将胡文化排斥在汉文化之外,或胡琴制作工艺演奏技术还不过关,这些从史书中找不到任何依据,难下断定。而《元史礼乐志》记载则更明确一些——“胡琴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并用于宴乐,说明了胡琴是拉弦乐器特征及所应用的场合。
元代统治者是蒙古族(胡人),自然要发展本民族乐器,而龙是汉文化的图腾,琴的形制上采用卷颈龙首,达到与汉文化相融合,人们容易接受;若采用卷颈马首,汉人会认为是外来乐器了。自此始,胡琴奠定拉弦乐器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明代以来,胡琴在民间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民间各种红白喜事,玩龙耍狮、庙会、节日庆典、迎宾接客等场合,需奏乐,以表礼仪隆重。
戏曲的大发展,民间戏曲音乐中胡琴成为掌本的拉弦乐器,称之主弦或叫主胡。相继也渗透到佛教应门和道教正一派的各种法会和道场,成为宗教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拉弦乐器。
由于中国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民族生活习惯和欣赏、审美习惯存在差异,胡琴拉弦乐器,除二弦胡琴之外,又发展了四胡(四弦胡琴)、高胡(高音胡琴)、中胡(中音胡琴)、低胡(低音胡琴)多种形制,它们相互配合,奏出美妙的乐曲。
而南方大多用竹筒和竹杆制作,如湖南花鼓戏主胡大筒、江西采茶戏主胡瓮琴等,都是同一材料制作。也有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板胡、粤胡,椰胡,坠胡。少数民族也产生了本民族特色的拉弦乐器,如蒙古族的马头琴,维吾尔族的艾捷克、藏族的必旺铁琴、撒尼族的三弦、壮族的马骨胡,京剧的主弦京胡以及潮汕地方的牛角胡琴等,其原理均是马尾胡琴的衍生变化。胡琴在民间流传衍变,而演奏技巧却没有发生质的飞跃,大多用左指中关节按弦,不上把也能独立演奏,表现某种情愫的独奏乐曲。演奏技巧发展缓慢。
二胡:是马尾胡琴在近代中国发展最为完备的民族拉弦乐器。
二胡,本应称呼是二弦胡琴,现人们约定俗成叫做二胡。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经不断研究改进,现日臻完善,它已有统一的形制,乐器工厂一般用木制(民间多用竹制,琴筒直径约8.9厘米,质地好的用紫檀木或红木作琴杆和琴筒,二弦按五度关系定弦,(大多定为内弦d,外弦a)安有铜轸调整音高,弓根装有鱼尾,使马尾调整到适合的张度,一端蒙蟒皮或蛇皮,琴弦原用茧丝制成缠弦,现采用钢丝,且耐用坚固,琴码搁置琴筒蛇皮中央,发音柔和优美,用于独奏、合奏、伴奏。现代民族乐队中,尚有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等多种型制,这是与西洋拉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担琴相对应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二弦马尾胡琴系列,现已广泛运用。
20世纪后期,出了悉心振兴民族音乐的二胡演奏家和现代作曲家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创立国乐改进社,他不仅深谙古乐,擅长二胡、琵琶,同时也学过西洋管乐与钢琴、小提琴。他受了五四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开始从事发展我国民族乐器,特别是二胡、琵琶的改革与乐曲的创作。他写了《除夜小唱》(又名《良宵》)、《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光明行》……等,还写过多首二胡练习曲作为二胡的教材,经过刘天华的革新,二胡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泛音、顿音、连音、装饰音等一系列演奏技巧开始规范化,二胡音域被扩充到三个八度,五个把位,同时对调式、乐曲结构、章回段落也颇为讲究,对音乐描写意境,极绘形绘神,对各种乐曲的表现情思也有进一步的探索。
同一时代,民间也有出色的二胡演奏家如华彦均(又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家境贫寒,从小随父华清和学道教音乐,后沦为沿街卖艺为生,他是一位出色的盲艺人。他创作出《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等二胡曲,《二泉映月》不但是中国民乐经典之作,也是当今世界名曲,受到国内外广泛赞誉。
相当于这一时期,由于都市文艺生活的复兴,江南丝竹也逐渐兴旺,开始成为一个拥有各种流派及众多演奏家,曲目的乐种。郑靓文等在上海组织一个大同乐会,他们整理出一些优秀乐曲,如《夕阳箫鼓》今名《春江花月夜》、《虞舜熏风曲》、《三六》、《梅花三弄》等,二胡是主奏乐器,奏响江南丝竹乐柔美的旋律。
此时广东戏曲发生了粤曲革命,广东音乐也从戏曲音乐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很有活力的新型乐种,二胡又衍变成粤胡,创作一批具有南国风情的乐曲,其代表作如《旱天雷》、《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步步高》、《彩云追月》等。
建国以来,北方的坠胡、京胡、板胡等,都先后发展起来,代表乐曲有《百鸟朝凤》、《六畜兴旺》并模仿人声演唱和锣鼓敲击,《夜深沉》、《小开门》从京剧伴奏中脱颖而出,经过加工改编,形成具有京味的京胡协奏曲,在拉弦乐器中风格、技巧上,独树一帜。
从宋代马尾胡琴至清代,拉弦胡琴系列,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虽有所发展,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缓慢。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至今近100年时间,胡琴在中华大地发展成异彩纷呈,风格多样,人才辈出,演奏技巧高超,乐曲浩繁的民族乐器。当今二胡不但从过去只能席坐演奏,发展成能站立演奏,辅以形体对乐感的补充,不仅能演奏中国乐曲,而且还能演奏外国乐曲,加上现代科技电声的引进,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听觉及视觉享受。
胡琴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民族乐器体制上还不太完善,拉弦乐器声部尚缺乏低音。有的乐团用倍大提琴或马头琴,还有新发展的倍琴来顶替低音声部,但形制上,音质上不协调,不完整,音质上过不了关,给中外观众留下遗憾,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相信这一难题音乐家们会精心研究,予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