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二胡简介
我国的地方戏剧种类很多,主要有-昆剧、京剧、沪剧、越剧、扬剧、豫剧、潮剧、徽剧、粤剧、评剧、吕剧、锡剧、秦腔、雁剧、蒲剧、汉剧、苏剧、湘剧、桂剧、琼剧、评剧、藏戏等戏曲二胡是戏曲伴奏乐队中托腔的主奏二胡(俗称主胡)。苏南地区的地方戏种繁多,个剧种的演唱声腔和表现形式都具风格,因此出现了个剧种的主胡。由于定弦和演奏风格不同,二胡筒子的形状和用材也不同。越剧、扬剧、黄梅戏、苏剧等主胡琴筒为六角形,锡剧主胡的琴筒为椭圆形,其用材均为红木。沪剧主胡(俗称申胡)的琴筒为圆形,用材一般为毛竹,也有前竹后木的。戏剧二胡的制作历史很悠久,经过历代的逐步完善,制作师周荣庭和沈德庆在戏剧二胡的制作领域中都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流程。
越剧主胡
越剧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绍兴地区嵊县、新县一带的民谣、山歌和秧歌。其唱腔细腻柔婉,长于抒情。因绍兴为古越国都城,故称越剧。初时全部由男演员演出,二十年代出现了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的"文武女班"。在艺术上吸收昆剧音乐舞蹈与话剧表 演方式,使影响进一步扩大,除流行于华东地区外,遍及华北、中南等地的十六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最有影响的戏曲剧种之一。
越胡的材质都为红木制作,专业主胡都为老红木制作。传统是以乌蛇皮为发声源,但因乌蛇皮寿命不常,经常需要更换,现在研制出以小蟒皮为发声源的越剧主胡,耐用性增强了,音质效果很好。
锡剧主胡
锡剧是江苏省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原名"常锡文戏",俗称"滩簧"。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市。由太湖之畔的"东乡小曲"和曲艺"滩簧"发展而成,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根植于江南土壤,有吴文化的丰厚底蕴。表演朴实细腻、含蓄蕴藉,长于渲泄人物内心激情;曲调犹如"小桥流水,抒情典雅"富有江南水乡的风味,被誉为"太湖一支梅"。曾与越剧、黄梅戏并列为华东三大剧种。
锡剧主胡的材质为红木,专业主胡为老红木所制,以小蟒皮为发声源。现都为扁筒,改变了以前圆筒音量小,穿透力不强的缺点。
沪剧主胡
沪剧是上海的地方剧种,起源于上海郊县及江浙一带的田头山歌,如"对花山歌","长工山歌","私情山歌"等。早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它以花鼓戏的称谓流行于上述农村地区;后来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上海城区及租界后,该称滩簧,亦名"本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有"申曲"之称,四十年代初又出现了沪剧称谓,至抗战胜利后才通称沪剧。它至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较年轻的戏曲剧种。
沪剧主胡又叫申胡,琴筒用毛竹制成,有全毛竹的和前竹后红木的,琴杆,枕子,托板一般都采用红木,高档品才用老红木制作,以小蟒皮为发声源。
黄梅戏主胡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潘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黄梅戏主胡为红木制作,六角筒,整体外观与越胡相识,专业为老红木制作,小蟒皮为发声源,制作工艺上有其一定的特点。
提琴
提琴的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发音清柔。多用于昆剧伴奏和器乐合奏。较流行于江苏,浙江,北京,四川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