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涉及到,音准曲线是什么,怎么来的。音准曲线现在纯在的问题就是两种观点,1,将琴按拍调准,必然会出现音准曲线,就是高音感觉更高,低音感觉更低。2,为了调到音准曲线的样子,去改变音高,达到和谐。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还希望老哥解释一下“谐音离散值”,和弦长变化是否打弦点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毕竟律学是搞学问了。
音准曲线是什么,怎么来的?
1;简单说就是一种物理现象
2;是人的听觉锐度,心理音高
自然界中的乐音一般是由复合音构成的,钢琴的琴音亦如此,这是发音体的复合振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琴弦发音除了全弦振动(基音),还包括分段1/2 1/3 1/4 1/5 – – – – – – – 以至无限的分段振动(傅立叶级数),这些分段振动(简谐振动)的音高频率(谐音)叠加成一个复合音,所有的振动幅度按序号的顺序,依次递减,基音(第1谐音)振幅最大,1/2(第2谐音次之)以下依次类推。
理论上,基音的频率如果是f,那它的1/2段理论振动频率应该是2f,1/3段振动频率为3f.1/4段振动频率应该是4f,这是理想状态弦的振动结果。
钢琴弦的振动却不是很理想化的,尤其是在高低音二端,小规格琴,低音弦粗而短,高音弦过于坚硬,都劲度很大,于是造成弦的失谐现象。
非理想状态弦的振动,基音频率为f, 则其1/2段振动频率=2f+n(音分),
其1/3段振动频率=3f+n(音分)视失谐状态而定,谐音序越高,离散越远,这就是谐音的离散值。
谐音频率会比理论值略高1—-几个音分,谐音与基音不是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倍频关系。造成听觉上的不和谐。
调律师在工作时,为了克服谐音的离散,做到听觉上的八度音程和谐,在不自觉中,会做出某种修正,听觉上不会音有偏高偏低的感觉,只要有调平调纯的感觉就可以了,这时用音准仪测就可以看出,低音基音是偏低的,高音基音是偏高的。
音准曲线的形成不是任何人的刻意所为,而是在不经意中形成的,调律师绝不可有意将音调高调低,这样做会造成八度不纯的结果
这和击弦点变化没关系。
音准曲线形成的机理如下
A3 A4 A5 A6 A7
基——谐 基——谐 基——谐 基——谐 基——谐
110-2 220-1 220-1 440 440 880 880 1760+1 1760+1 3520+7
—I I——I I——I I—–I I——-I I—–
八度 八度 八度 八度
曲线的形成基于以下几个事实
1;弦的复合振动
2;非理想 状态下谐音频率总比基音略高
3;八度扩展,拍的展现基于根音的2倍频和冠音的基频上
结论;非理想振动形成“基谐音差”作八度扩展时,音差累积转移形成音准曲线。
本文为上海调律师老高原创,转载请务必标明作者与出处。选自上海钢琴调律师网调律师编号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