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
问题1:弹琴好听的标准?
弹琴好不好听的标准若是清楚的,问题不大,改正便是,可惜现实不是如此。
一些网上的视频可以同时得到正面和负面的评价,心胸不够宽容的,会因而不知所措。
单纯讲“音色”的话:
依某种触键弹出来的,可被评为“柔和”,也可被评为“飘忽”。
从另一种触键弹出来,可被评为“暗淡”,却也可被评为“厚重”。
在一些地方被评为“明亮”的音色,在另一些会被评为“刺耳”。
在有时被评为“有内涵”的音色,有时又会被评为“太暗淡”!
相互排斥的评论,并非罕见。
这会让我们疑惑:到底怎么样弹琴才可以达到众人赏品?
问题2:业余的弹琴是不是也可以弹得好听?
网上有很多人,不管是土豆,还是优酷,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网站,用英文来说就是 plenty of people on the internet,两只手在琴上手舞足蹈,张牙舞爪,大块朵硕继而满头大汗,肥肉抖动,眼神痛苦,这个不由得让我想起朗朗,不过朗朗的肥肉是有规则的抖动,不是我说的这类范畴一会儿我再说。
这类人我确实不好说这是在享受弹琴还是在怎么样,不过我很佩服他们,技术上却是无可比拟,出于对他们平时的刻苦练习,我赞美一下,由衷的。
但仔细听一下,他们弹得好听么,恩我觉得勉强只有50%吧,于是可以证明,专业钢琴手既可以弹得好听也可以弹得如刺耳的压榨声…
同理可以推断,业余钢琴手既可以弹得难听也可以弹得悦耳感动人。
于是又延伸出一个问题:
那么业余钢琴手怎么样才能弹得让人赏心悦目,无法自拔?
很多人说我比某些专业的弹的好听(当然我不这么想,可至少有人这么想,请大家不要淬我,这是大实话),推而广之就是一些业余钢琴手比专业钢琴手弹琴好听…这到底是为什么?
业余钢琴手超越专业钢琴手的秘诀何在?
问题3:弹一个曲子之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按常理,我还是先说点废话:
有人听音乐只听到音乐,看绘画只看到图画,吟诗词只有诗词,这些人很专注于本身表达艺术的媒介。
有种人,听音乐不单听到音乐,同时又“听到”图画,“听到”诗词,又或者看绘画时不单看到图画,又同时看到音乐,看到诗词。
有些音乐作品,让人听到的是音乐,它纯粹是音乐;而有些音乐作品,是音
乐,又是图画,又是诗词,又是舞蹈。
德彪西的“作品”是音乐,又是图画,又是诗词,毕加索的绘画,是图画,
又是诗词,又是音乐。
所以,有些人考不起音乐学院,也许就有这方面的问题。
因此不同的艺术媒介,各有各特性。
诗词只能用诗词表达,音乐只可用音乐来构成,图画只能用色彩来营造;
诗就是诗,画就是画,音乐就是音乐。谁都代替不了谁;诗不能取代音乐,音乐不能取代图画,图画不能取代诗词。
它们各有各独特的存在领域,各有各的意义。
我发现我扯远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创作背景,有不同的时代要求,要理解一个曲子的内涵,就要深入的理解它的背景,而不是相当的自己认为是怎么样就怎么样。
轻重缓急,稍微好一些的菜鸟,已经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可是强弱是自己加的,当然演奏者本身给乐曲沁入灵魂另当别论,不过大多数时候弹奏曲目的人是想强就强,完全没有不知道乐曲本来的含义,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把催眠曲弹奏成运动员进行曲,那确实一个悲哀
所以,如果才能把一个乐曲的内涵和灵魂赋予乐曲本身呢?
问题4:What is art ?艺术是什么?
音乐表达的方式和说话的方式,怎么接触就接触到怎样的意境。
比如:“我想表达一下我确实不想说话的意思。”
第一种:“我不想说了!”好像有点不负责任。
第二种:“可以容我们在这里沉默一会儿么?”就显得有诚意了。
其实,两者所表达的,或许差不多,觉得有诚意还是不负责任,分别只在于意境,一个意境低,一个意境高。意境高低,反映当事人的心境而已。
音乐是关乎意境的事,音乐不讲真理。
有些音乐只达到:“说了半天,说不清楚。不说了”,这是平凡的意境,低下的层次。
有些音乐接触到:“容我们在这里沉默一会儿,让一切都过去吧。”这是含蓄的意境,高尚的层次。
或许两者都在述说相同的故事,可是,那个意境,就是“那个意境”,讲出来的故事不一样了。
艺术,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同样一个音,不同的揉琴方式,感情是不一样的(罗嗦一下,电钢你无论怎么演奏都是美好的音色,它掩饰了弹奏者本身的很多感情,已经失去真正的意义),又要说到朗朗,此人表情丰富,时儿痛哭状,时儿狂笑,时儿扭捏,时儿悲伤,时儿让我想打人,时儿让我想被人打等等…所以弹奏者本身就是一个传递感情的载体,如果连这一步都做不到,弹何能让曲子感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