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应该怎样读谱呢?首先应集中精力注 意容易错的地方,如:调号、节奏出现变化处,音区出现变化处,旋律线上每个音的实质、触键、力度等表情记号,都是决定曲子风格和性质的要素,也是弹奏时容 易被忽视的。临时变化音与还原记号这方面失误最多,还要认真仔细地看位于伴奏声部的音和段落之间的休止符。其次是分析曲式结构,只有把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 清楚,才能弄清作品的来龙去脉,把作品的演奏组织在一个有逻辑性的整体之中,才能在理性和感性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塑造出丰满的音乐形象来。
随着演奏水平的逐渐提高,学生就能在大脑中储存更多的信息。如:乐句段落的大致布局;声部之间的关系;和声、织体力度等各方面的变化等等,使第一视觉更充实、更细致、更准确。引导学生精心研读乐谱是掌握作品风格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要求学生按正确的指法进行练习
有 经验的钢琴家能够根据自己手的条件找到最有利于表现音乐内容的指法,但对于程度浅的学生来说,首先要严格、认真地按谱上已标明的指法进行练习,这些小小的 数字里体现着指法的基本规律,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是历代钢琴家们创造性的劳动结晶。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改正学生错误、随意的指法,最好在布 置新作业时就指明指法重点。
虽然关键指法有时不顺手,但它最能表现音乐内容,必须耐下性子反复练习。如果由于自身条件必须改动某处指法,需先从速度、声部、音色、力度等多方面进行推敲后再进行。程度浅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此问题。
三、强调慢练的重要性
弹 奏经验少的学生,在面临视、听、操作同时进行的任务面前,要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反应慢的弱点,除了留出思考的时间外,更要为弹奏动作留有时间余地。不妨提醒 自己:再慢一些!对于已经听熟的乐曲,也同样不能忽视这一点,要知道听熟与自己弹奏是有距离的。慢练经常是解决难点的有力措施,也是快速弹奏的基础。对困 难的片断,应及早用集中的时间反复训练,千万不可抱着“也许这一遍就能顺利通过”的侥幸心理。不少学生练琴时总从乐曲的开头弹起,一遍一遍顺序往下,随着 失败次数的增多,情绪愈加烦燥,练习效果不佳。功到自然成,坚持用正确的慢弹反复练习,慢练阶段就是克服困难的时期。
有 经验的教师能帮助练琴不得法的学生找出困难的片断,限定练习速度,要求他们反复慢练。一首乐曲熟练以后,还要不时地对着乐谱慢弹一遍,这时起的是放大镜和 慢镜头的作用,既能强化正确的习惯,又能获得新的启迪,使演奏质量更趋完善。然而不少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完全放弃了慢练的方法,仅满足于用勉强能达到的快速 度从头至尾反复弹奏,这样容易使弹奏变得越来越不经心,手指机械地完成习惯动作,直到记忆模糊、思维紊乱,完全失去了控制,就像脱缰的“野马”。所以在读 谱阶段的后期,慢弹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反对“差不多”和“快弹过瘾”的想法,以更上一层楼的精神,不断用正确的慢弹来训练基本功。
不少优秀的钢琴家在独奏会前,都采用慢练一遍的方法,便演奏达到更完美的境界。慢练是贯穿练习的全过程、保证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
四、要求学生分部练习
钢琴是多声部的乐器,其表现力非常丰实,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效果,所以分部练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它是准确弹奏的基础,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让每个声部都听清楚,包括每个声部的进行、和弦的第三个音以及旋律的伴奏,都要力求清晰。
2.“主次要分明”,应准确定位各声部。旋律是最重要的声部;其次是低音,它深厚,有自己的线条;最后才是均匀的中声部和声(可能是和弦,也可能是分解和弦等其它织体)。
3.音色要有区别。根据各声部不同的性质与地位,除了要有强弱差别外,还必须有音色上的差别。如最常见的抒情性旋律及和声伴奏,就一定要把旋律弹得如歌,低音音色浓厚,而中声部的和声一般较柔和,且清晰、有起伏,能为旋律起衬托作用。
4. 钢琴演奏必须讲究纵横关系的统一的,它不仅表现各声部的独立性,还要表现出各声部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互相衬托、配合或对比,形成一个最好的平衡关系。分部 练习因任务单一而便于分析,有利于及早明确各声部在全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在思想上分清主次的前提下,就能更自觉地照着谱上有关触键、音色、力度等多方 面的要求进行练习。分部练习对培养听觉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让弹奏者了解音乐的结构,合成弹奏时更清晰地听出各声部的进行。坚持下去,能增强听觉 的敏锐性,并养成专心倾听自己演奏的好习惯。
在进一步的合成练习中,为了求得音乐的完整性,要进行更精细、更准确的 工作。如:调整旋律与其附属部分的有机联系;建立各声部之间的适当关系;对有些部分做进一步的处理与修补等等。教师在这个阶段,对各个细部的要求应更严 格、更具体,这些工作的进行突显了分部练习的重要性。
五、引导学生处理好作品整体和细节的关系
处 理好作品整体与细节的关系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把握作品的整体,搭起一个架子,勾画出大臻的轮廓,让他们初步理解作品总的构思、创作时代 背景、作品中各个音乐形象和主题的性质、作品的结构(呈示、发展、高潮以及归宿),理清他们的相互关系。然后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地去要求各个细节,使 之为整体服务。
所谓细节加工,包括音乐的处理、技术的完善以及其他各种手段的要求,如踏板、声音、弹奏法等等。最 后,又要把经过初步加工的细节组织起来,融合成一个较完善的整体。此时,学生的演奏、对作品的理解同最初阶段相比,已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这三个步骤连贯起 来,可称之为一个回合。学习一个作品,就应要求学生如此反复若干回合,每一回合应比前一个回合更深化、更细致、更成熟。
此外在处理整体和细节的关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细节不能从整体中割裂出来,而应围绕着中心;
2.要保持细节与细节、细节与整体的平衡感;
3.细节处理的要求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它最终服务于音乐作品整体形象的塑造。
六、重视学生的听觉训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又被称为听觉艺术,音乐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具有听觉的感知。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使心灵迸发出创造性的音乐,这才是学习音乐的正确途径。为了帮助学生的弹奏尽快达到理想境地,应培
养 他们良好的练琴状态和习惯。首先对听觉的训练要贯穿始终。理想的声音只有通过听觉才能验证,发音前一定要先对声音有所想象,再用此标准去检验真实的发音。 声音大小的区别是容易的,但声音的优劣、音色的变化,则需要学生用经过训练的耳朵仔细鉴别,并找到它们与弹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声音鉴别能力是教师 的重要任务之一。此外,视觉与触觉也要积极活动,一切不自然的状态、动作都会妨碍正确发音。教师应要求学生心神贯注地倾听自己的演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听 觉训练,让他们学会准确地鉴别、检验自己的弹奏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不局限于听 钢琴音乐,还应包括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并对歌剧、交响乐等音乐形式有所了解。从广博的音乐世界里汲取营养、开阔视野、提高素养,这样才能增强对音乐的 感受力。德国钢琴家、教育家齐格勒主张,在钢琴教育上要养成“以心聆听”的习惯,不必急于进行演奏技巧上的学习,而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声音”,并具备如 何调节演奏效果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觉一定要帮助他们去发掘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需要钢琴教师细心、严格、认真的指导。
以上涉及的方方面面,对钢琴演奏者特别是初学者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体验音乐的习惯,影响着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体验音乐的深度,甚至影响到他们音乐生涯的发展。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践行,以推动钢琴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