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是对作曲家创作的诠释与传递,是在作曲家创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创作者,其作品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演奏者必须在了解和研究作曲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用熟练而准确的演奏去反映不同作品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变化,作为钢琴演奏者本人应将个人的风格特征溶于整个历史时代背景的风格中来形成鲜明的技术个性和演奏风格。
钢琴演奏技法就是对演奏者在演奏钢琴时手部动作的总称,是一种从指尖开始到手腕、手臂、肩、上身乃至腰部的整体运动组合,这一运动组合要求演奏者协调和灵活的把握,而在掌握钢琴演奏技法的同时,我们看到钢琴艺术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作品在音乐创作思维、音乐美学理念和创作技法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风格差异,这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个人的创作思想对作品的结构、色彩、力度、线条和指法运用等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作品演奏的技法作出相应的风格性变化,准确的表现作品的内在风格。显然,掌握钢琴演奏技法中,研究作品不同时代风格性演变与发展并加以实践性的运用已成为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钢琴演奏技法的的教学和训练主要是在注重基础演奏技术的掌握、巩固和强化上,对于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作品色彩、结构、线条和层次上的细化处理,并能较为完满的表现作品的美好意境,及针对作品风格性变化对演奏技法加以手部细化处理却普遍涉及较少,因此有许多的学琴者和演奏者在处理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处理不当和作品表现手段缺乏等现象。这就要求演奏者在钢琴演奏技法的基本训练和提高的基础上,加强钢琴演奏技法的作品不同时代风格性变化研究,并以作品风格性特点对钢琴演奏技法加以改进和提高,增强钢琴演奏的表现能力。为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琴演奏技法中的作品不同时代风格性变化,现对钢琴演奏技法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作品风格性演化发展及特点做下列分析:
1、 巴洛克风格
由于古钢琴的发明和制造水平的发展,巴洛克时期是钢琴音乐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和风琴音乐有着密切关系,最早创作出钢琴的独立新风格的是英国古钢琴家拜尔得,随后,出现普塞尔、弗朗索瓦、库泊兰、帕赫贝尔、斯卡拉蒂等一大批古钢琴音乐家,他们以新的音乐思维和作曲手法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古钢琴音乐多是宫廷享受的艺术,但它与民间音乐艺术有着密切联系,有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钢琴曲的主题材料大多来自民间的歌曲或舞曲,如英国组曲、法国组曲。作品的风格纤丽细致,温文尔雅,没有深刻的思想和刚劲的笔触,受当时宫廷音乐中罗可可风格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主要以宗教性质的复调性的古钢琴音乐为主,其中以巴赫和亨德尔的音乐作品最为出色。作为以表现多重性旋律为主要特点的复调性钢琴音乐,十分注重在钢琴演奏上的旋律线条歌唱性、结构层次的均衡性和音乐表现的即兴性及装饰性处理。因此在演奏巴洛克风格的钢琴音乐时应以轻微简捷的手指弹奏和轻盈的手部动作为主进行灵巧的演奏,手触键快而敏捷,并注意手指力量运用的适度性和刚柔性,不宜运用较大的手臂力量,更不能将键盘演奏得过实过硬。同时应在演奏时注意手指尖的演奏触键位置,保持触点有“面小而精致”的弹奏特点,力求清晰地再现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声部结构特色和线条矛盾对比变化,做到有节制、有控制、有层次的巧妙演奏。
2、 古典主义风格
古典主义是在1750年—1830年产生的音乐创作风格,其作为音乐创作的重要时期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巴洛克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个以维也纳为中心的欧洲音乐创作风格群落。古典主义的音乐创作分成了前古典主义和后古典主义两个时期,其音乐的主要特征是主调音乐取代了复调音乐成为音乐创作主体;音乐作品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作品结构体系和和声调性创作框架;人文主义思想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主题思想。期间涌现出海顿、莫扎特、克列门蒂、贝多芬等一大批音乐大师,创作出许许多多优秀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对于演奏基本技术和钢琴音响效果的运用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在钢琴演奏技法的风格性特点这方面,前古典主义和后古典主义的差异是十分巨大的,这一点可以从两者间的不同作品风格、创作思想以及对于钢琴演奏技术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找到答案。
在古典主义前期,音乐创作是沿着巴洛克音乐风格展开的,并在音乐创作理念和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使音乐逐步的脱离宗教的禁锢和束缚,形成自己独立发展的特点。以海顿、莫扎特为首的一大批音乐家运用清新、明朗的音乐语言、严谨的音乐整体结构和丰富的音乐和声织体变化写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前期古典主义的音乐特点,演奏者在演奏时应具备幽雅的音乐气质、准确的分寸控制、均匀流畅的旋律线条和清晰灵敏的手指触键。而要做到这些,重点在于注重手指第一关节的触键点,保持手指的轻触快弹;并合理的运用手腕的转换让音乐充满弹性和延续性;手臂力量的使用要恰到好处、松紧有节。这种较为平和雅致的演奏风格特点是演奏前期古典主义作品所必须具备和掌握的。
前古典主义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它在巴罗克时期和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作了一个过渡。在钢琴演奏风格上,无论是巴赫还是海顿、莫扎特都将钢琴的演奏重心放在了手指的演奏方面,其中,克列门蒂更是将单纯的手指演奏圆润的声音作为技术训练的关键,这就是在钢琴演奏技法方面“指力学派”的由来。
随后,一代音乐巨匠——贝多芬的成长和成熟,使古典主义风格逐渐脱离了原有的轨迹,向音乐结构规模化和音乐内涵哲理化的后古典主义发展,逐步形成了涵盖时代性、英雄性、思想性的丰富内容的后古典主义的新型音乐风格特点。为了体现这些音乐特点,贝多芬在创作中扩充键盘演奏音域范围并充分的加以运用,改进了钢琴音乐的音响演奏效果,在创作中大量使用结构较大、和声更为复杂的音乐结构进行创作。音乐在节奏交替和旋律的强弱细节变化方面都要求钢琴演奏技法能够适应音乐风格变化发展的需要。为了表现出色的音响效果和强烈的音乐矛盾冲突,钢琴演奏技法在保持前期古典主义演奏风格的同时逐步将手臂的力量开始运用到实际的钢琴演奏之中,而手指演奏训练中加入了手臂力量后使得音乐具有了鲜明的旋律强弱变化和色彩转变。此时的手臂力量仍然是作为手指演奏中使用的辅助力量和协同部分存在。作品的演奏仍然存在音量和声音上的有效节制。但这已经为随后出现的浪漫主义风格和钢琴“手臂重量弹奏法”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浪漫主义风格
到了十九世纪音乐创作随即进入了另一个辉煌的时代,从舒伯特到李斯特、从肖邦到勃拉姆斯、从门德尔松到舒曼、从斯克里亚宾到柴可夫斯基,可以说这一情感与艺术交融的世纪成为音乐大师群星汇聚的历史时期。正是有了众多音乐家的不断探索和创作,使音乐艺术无论在音乐结构、音响效果和和声组织以及音乐与情感意识的结合等不同方面产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出现了许多新的钢琴作品体裁和创作手法,极大的丰富了钢琴音乐艺术的内涵,同时也为钢琴演奏新技术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果说舒伯特的音乐还保留有古典主义遗风,以歌唱性和抒情性见长的话,那么肖邦和李斯特则是将钢琴艺术和演奏技巧推向了更高境界。肖邦的钢琴音乐是钢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对于钢琴音乐的思想意识和创作理念的革新,并将钢琴创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作品中具有较强的即兴性和较高的技巧性。为了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展现超高技巧性,肖邦提出了加强手臂力量使用的训练方法,在打破手指的演奏排列的同时,提出在演奏中运用了一些不常规的演奏技术,例如在黑键使用1、5指;琶音演奏加入了手碗动作等,使钢琴音乐的演奏更具备灵活性和实用性,这为每一个演奏者训练和演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其同时期的“钢琴狂人”李斯特则是更进一步改变了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方向,“手臂重量弹奏”的方法与理论得到确立,钢琴演奏由此更具备表演性和技巧性。当时钢琴的进一步改良更促进了“手臂重量弹奏”的使用和推广,将手臂的力量极大的加以运用和施展,演奏时从手指到手臂乃至上身都充分的调动力量,并在手指的技术运用上更加注意一些炫耀性的手指弹奏和现场的即兴性发挥的演奏技法使得钢琴演奏更加具有戏剧化的表演效果。
浪漫主义的音乐家将例如超过八度范围的扩张大音程和弦、托卡塔式的两手交叉、远距离的跨动等一些超常规的技巧和钢琴演奏手段淋漓尽致的发掘出来,从手指演奏的细部方面入手将单纯的手指指尖粒点式的轻微演奏逐步发展出来,运用指面的抒情性的拖奏、或坚实的深触键强力演奏以及弧形式的弹性触键演奏等多种演奏技法。提高了手指技术性的训练和实践要求,加强了臂力在钢琴演奏技法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开辟出钢琴演奏技法革新的崭新局面。
4、 印象主义风格
从浪漫主义的襁褓中孕育出来的印象主义风格,从一开始就流露出鲜明的光影意象
和变幻色彩,它与当时的印象主义风格绘画艺术遥相呼应,在艺术界掀起了以叛逆性思维为核心的艺术浪潮。以德彪西、拉威尔为首的印象主义音乐家以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曲式结构和和声音响塑造音乐,发展了诸如平行和弦、无解决和声、自由调性和快速转换颤音等音乐表现手段。描绘出音乐的热与冷、色与光的绚烂变幻的意境影像。为了表现这种离奇的影象变化,印象主义作品的钢琴演奏技法又另辟栖径,手臂和手指不用高抬运用指面的浅细触键以轻柔的指力勾触和拂奏键面,奏出连绵的弦音,十分注意以不同的指面部位触键获得所须的音色变化,落键时不会将键盘一按到底,即使是演奏强音也决不盲目加力强奏。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演奏技术的运用,伴随着音乐整体结构线条织体变化和旋律频繁即瞬的强弱转换,造就出朦胧迷人的印象主义音乐美感。
5、 现代主义风格
音乐进入到20世纪就仿佛找到了“潘朵拉魔盒”并一下子将它打开,各式各样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思潮蜂拥而至,钢琴音乐创作也呈现出纷乱迷惘的多元化局面。一部分音乐家开始反思过去,重新回复古典和浪漫主义;另一部分则选择唾弃和创新,追求自我突破和音乐无序。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多的是发现钢琴的演奏技术发展的盲目与混乱。为了体现现代音乐的“不协和”的主题思想,现代主义风格对钢琴演奏的影响是十分大的,首先在钢琴演奏手指运用的方法上“打击”演奏取代了“颗粒”演奏,手指和手臂的运用更加随意,常以不可思议的指法和手指触键弹奏键盘,更有甚者以手掌拍键、手肘压键和手臂滚键,表现出杂乱的钢琴演奏风格。其次是在演奏技法方面出现了刮奏、拨弦、拉弦等不同的演奏方法,这从根本上扩展了钢琴演奏的涵盖范围,例如:斯托克豪森的《钢琴曲X》中就出现了用拳头刮奏,而威伯恩却以每个音都用不同的触键方式、不同的力度,追求不同音色,音乐用“单音”形散而意聚反映音乐整体的时代等等。此外加料钢琴的产生和音响新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着现代音乐多方向、多风格、多形式的向前发展。
综观钢琴演奏技法伴随钢琴音乐创作所走过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钢琴的演奏技法是集各音乐发展阶段之大成,并通过不断总结和演变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体现出整体发展模式的同时也存在因人而易、因地而易的特点。钢琴学术界的诸多不同钢琴学派所继承和褒扬的钢琴演奏技法多存在诸多的不同,其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钢琴演奏技法的趋向性和运用也大相径庭。例如以舒纳贝尔和布伦德尔为代表的德奥学派就重视严肃哲理性的演奏风格,对于手指及指法的运用十分严格,力求平稳均匀的演奏;而以玛格里特•朗和柯尔托为代表的法国学派则较为注重以轻灵和雅致的演奏风格来表现其对于音乐线条和情感趣味的独到理解,在钢琴的演奏技法中强调精美的触键和各指指力的充分运用,使演奏更富有力度、色彩变化和浓郁的浪漫气息。此外还有苏俄和美洲等不同的钢琴演奏学派存在,并也都有各自的演奏技术特点和演奏技术运用方向。各学派间对于钢琴演奏技法理解存在的差异性,往往在演绎同一作品时彼此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演奏特色和技术特点。这些在学术方向上的差异性已成为钢琴演奏技法的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如今,钢琴演奏技法在演奏技术方面更加趋于将指力派演奏法和重量演奏法加以融合,在加强手指技术训练的同时,将手臂乃至上身、腰的重量加以灵活机动的使用,通过手腕、手肘的力量调节使手指更加有力的演奏出饱满而清晰的粒点音色,努力做到以最简练的动作和技术达到最佳的演奏效果。而在演奏表现方面则努力从作品自身的风格出发运用不同的触键角度变化和力度使用变化达到重现作品创作内涵的目的,真正实现以完美的钢琴演奏技法进行作品历史风格性的演奏,并尝试以现代新的作品视角和钢琴表现手法去反映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钢琴演奏技法在作品风格性特点的影响下,从简单的运指弹奏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演奏技术的出现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钢琴演奏技法的发展与作品时代风格性的变化是密不可分,钢琴演奏技法在不同时代有它不同的风格,这是钢琴艺术发展史的一个必然规律。了解和掌握钢琴演奏技法中的有关作品时代风格性演变的常识和规律对于教与学都同样重要,而学琴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更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掌握钢琴作品时代风格性变化的特点,努力尝试运用正确的风格性演奏技法去演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作品,相信一定能在钢琴艺术的不断追求中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