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天宝间著名的民间琴家董庭兰,以弹琴为生,琴艺高超。戎昱在诗中赞他:“沈家祝家皆绝倒”,说他的琴技超过了当时琴界盛行的沈家声和祝家声。董庭兰尤其善于演奏《大胡笳》和《小胡笳》,合称“胡笳两本”。他所传授的“胡笳两本”琴谱在盛唐享有盛誉。诗人元稹在《小胡笳引》中有:“哀笳慢指董家本,姜生得之妙思忖”的诗句。
天宝年间(742——756),董庭兰得到当时在长安担任给事中的房琯的器重,作为他家的门客,长年为他弹琴。唐代以边塞诗人著称的李颀,曾经在房琯家中听过董庭兰弹奏《胡笳两本》,因而创作出著名的音乐名诗《听董大弹胡笳弄寄语房给事》,生动叙述了董庭兰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声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戚戚。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李颀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并称为描写古典音乐的四大名篇。诗中用自然界的声响和形象,来表达音乐变化给人的感受,美妙的音乐把诗人引进了一个想象的境地。可以说,如果没有董庭兰的出色演奏,李颀这首名诗是不可能产生的。
董庭兰的琴艺声望很高,广受赞誉。盛唐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是董庭兰的好朋友。他的《别董大》诗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诗作为送别诗中的名句,反映出一代琴家誉满天下的盛况。
高适的诗中还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是说他穷得连酒钱都付不出。唐代琴家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董庭兰生活的清贫,从诗句中可见一斑。唐宣宗时诗人崔珏在友人宴会中听琴师弹琴后,写出琴诗《席间咏琴客》: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诗人感慨于古琴的知音难求,联想起盛唐房琯看重琴家董庭兰的故事,热情赞美了房琯和董庭兰的知音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