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丁承运琴艺历程

  丁承运,号夷门居士,男,原籍河南邓州,出生于河南开封。1964年入武汉音乐学院(原湖北艺术学院)民族器乐系学习,1969年毕业。1972年执教于河南大学,1981年任讲师,19…

「经验」丁承运琴艺历程

  丁承运,号夷门居士,男,原籍河南邓州,出生于河南开封。1964年入武汉音乐学院(原湖北艺术学院)民族器乐系学习,1969年毕业。1972年执教于河南大学,1981年任讲师,1986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兼音乐系主任,1998年任河南大学音乐艺术研究所所长,2001年调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现任“湖北省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汉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南华大学客座教授。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中国琴会副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律学学会理事、伯牙琴会会长等。

  一、幼学启蒙,勤求古训

  丁承运先生自幼热爱中国文化与艺术。他十三岁受业于靳志老人,学习二王书法;又从孙兴信先生学习古文;十五岁从蔡德全先生学习国画,稍长又从武慕姚、黄松涛诸先生游。后数十年间,帖学上至二王,下至王铎、傅山等,弥不临习。无大事相妨,则未尝一日废笔砚。

  他虽在写字上用功很勤,却无意做书家,临帖如与古人相对,视之与先贤们的直接沟通,从中获得了许多文化信息与艺术的熏陶,正可谓琴家弹琴功夫在琴外,获益匪浅,对他以后的审美取向和在艺术上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幼还爱中国功夫,十一岁从吴锡芳先生学习外家拳,后又先后从王和箐、范景义学少林八卦,鲁文渠学太极拳。到武汉读书后又从杨氏太极拳传人喻润川学习杨氏太极。后来,少林拳练得少了,太极拳则成了每日必修的功课,数十年间很少间断,积功既久,连打长拳、弹琴、书法都带有柔中寓刚的太极劲,有着棉里藏针之内在力量。丁承运先生常说:要把中国哲学、琴、棋、书、画、养生与内、外家功夫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懂得古琴的奥妙。这对他后来弹琴所独具的如棉裹铁的发音有着很大的关系。

  除此之外,他幼秉庭训,学习中医,到武汉读书时又拜湖北中医学院张梦侬教授为师,前后伴诊学习十年,为张氏所器重,故得其秘传。后来他虽然没有从事医务工作,但中医所运用的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张氏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日后的学术思想与理论研究有着很深的影响。

  二、琴学经历,厚积薄发

  音乐始启蒙于二姊丁伯苓。小时候,他常常是在伯苓姐的琴声中入睡。在未学琴之前,对很多的名曲他早就耳熟能详了。姊妹中他与二姐感情笃深,他学琴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二姐教他的《关山月》。十二岁那年,二姐到沈阳音乐学院读书,寒假回来时,丁承运就把为她写的一首诗送给她:

  家姊远游学,抱筝为我鸣,

  天风闻环佩,九皋孤鹤行,

  伯牙尚有遇,子期何难逢,

  弟虽三尺子,独解曲中情。

  伯苓十分感动。后来她常说与承运除姐弟外,还是一个难得的知音,这种艺术上的相互理解大概从这时就开始了吧。

  丁伯苓读书时主修古筝,适值顾梅羹先生执教于沈阳音乐学院,使她有机会跟顾老学琴。她就将顾老亲授的《良宵引》、《阳关三叠》、《四大景》等曲以及搓绒剅、结蝇头、上弦等方法教给了丁承运,也常把顾老师的趣闻轶事讲给他听,使他十分神往。他就向顾老师致信求教。给顾老第一封信上说“余自幼嗜琴成癖,途中或闻鸣琴,辄驻足以听,曲终则气荡神移、怅然忘归,而好之益笃。然既乏名师,终鲜益友,亦难矣!”颇能反映当时情境。这一段时间,他是以顾老师的讲义(也就是后来《琴学备要》的初稿)为师。顾老此书写得深入浅出,非常便于学习,他就按图索骥,对照其指法手势,一招一式,对镜练习,这虽是不得已的方法,但这个功夫,却使他终身受益。

  后来,他就利用假期到沈阳跟顾老学琴。顾老先将他所弹的曲子——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鸥鹭忘机等一一理正,然后又教他新的曲目,如忆故人、醉渔唱晚等。当时丁承运方少年气盛,节奏急促、喜爱新声,顾老循循善诱:“气要沉、板要老,即使弹到得意忘形处,指法也应不失中正。”……在顾老的教诲下,使他逐步步入了古琴艺术的殿堂。

  顾老不仅博闻强记,琴学学术上博大精深,且凡琴人之掌故轶事也如数家珍。丁承运的琴学知识在与顾老相处的日子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不止于此,除琴学外,顾老还常和他谈文学、谈书法、谈绘画、谈金石碑帖、谈治学、谈做人。而丁承运幼秉庭训,凡中国文人之志趣好尚靡不研习,故应对裕如,极为欢洽,琴学的传统就在这种亦师亦友、温文尔雅的氛围中得以薪传。

  后来,丁承运到武汉读书,音讯遂稀,不久又是十年浩劫。直至1978年,丁承运得知顾老被遣送回湖南老家,就到白若铺乡下去看望他。这时顾老已经很久没有弹琴了,但还是把着丁承运的手把“百瓶斋”本《流水》的弹法教给了他,并把他的论文《广陵散古指法考释》拿给丁承运看,嘱咐他早日把《广陵散》理出来;并指出丁承运的发音尚不够圆满。几天中,几乎都是丁承运不停地发问,话题由弹琴、打谱、琴人、琴史到造琴,顾老有问必答,终日无倦容。那几日顾老肠胃不适,丁承运还开了个醒脾养胃的方子给他,两剂下来,居然平复,颇感欣慰。

  后来直到1985年,顾老已回沈阳音乐学院,到扬州出席全国第三次打谱会时才又见到了他。丁承运把手斫的列子式琴拿给他看,并把打谱的《石上流泉》弹给他听,这时丁承运的出音已经是十分老到了,顾老十分高兴,不想这一面竟成了永诀。

  1969年丁承运从湖北艺术学院民族器乐系毕业后,不久即任教于河南大学艺术系。这时尚在文革期间,河南大学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芭蕾舞艺术家松山树子来访,丁承运用古筝弹了从古琴移植的《平沙落雁》,松山树子非常赞赏,她说:“我闭着眼睛听了你的演奏,不像是一张琴在弹,而像有十张琴在弹一样” 。这次活动的简报在当时的外事活动中影响很大,这使他有机会经常为外宾演奏,他以此为契机开始在公开场合演奏古琴,这在文革期间也算是十分幸运了。有时外宾来的多,一个团几十人,就在河大的小礼堂演奏,古琴的音量就成了问题,这使他又萌发了研制古琴的念头。为了斫琴,他曾三次学习木工,幸运的是,他竟然找到了几十年前曾给徐元白漆琴的漆工谢师傅,学到了大漆的施工工艺。他又跑遍了河南的旧木料市场寻找老桐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明代建筑拆下的古桐木,于是,在1976年就做出了他的第一张琴。后来,他又将他的制琴与研究心得写了《中国造琴传统抉微》的长篇论文,发表在《乐器》1980年的1、2、3期。

  这几年间,他利用假期,背着他制作的变体伏羲式大琴,到上海向广陵派艺术大师张子谦先生求教。张先生为广陵派名家孙绍陶先生嫡传弟子,犹擅鼓《龙翔操》、《梅花三弄》等广陵派名曲。琴界誉称之为“张龙翔”。张老看他对古琴艺术这么执着,不顾年事已高,倾囊相授。丁承运向张先生学琴,夜以继日,白天在张先生家弹琴,晚上在旅店抄谱,刻苦操缦,颇有所进。有一次张老到天津大儿子家探亲,丁承运还专门跑到天津学琴。除了张老擅弹的广陵派名曲《梅花三弄》、《龙翔操》等曲外,还特别学了《潇湘水云》。张先生所传郭楚望之名曲《潇湘水云》,是近代琴学巨擘查阜西先生的传谱;而查先生此曲是早年受华阳顾氏的熏染,又从《自远堂琴谱》打谱所得,用功甚勤,在近代琴坛有“查潇湘”之称。张先生系早年向查先生学得,这首琴曲实凝聚着几代琴家的心血。丁承运用五天时间学了下来。离开上海时在姚炳炎先生家雅集,他就弹了这首曲子向大家汇报,颇得上海老一辈诸琴家赞赏。张先生欣然赋诗两首相赠:

  家学渊源颂歧黄,音乐天才自擅场。

  兼善筝琶何足数,丝桐玄妙异寻常。

  其二:

  妙手灵心技独高,京津泸汉任逍遥。

  只今琴界传佳话,三日“梅”“龙”五日“潇”。

  后来,经过多年的磨练,在操缦生涯中,丁承运先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究与理解,逐渐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气息贯通于琴音中,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风格。其出音沉雄苍古,如棉裹铁;运指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琴风雅正蕴籍,气象高远;处理琴曲不事小巧,一派天机而时出新意。在当今举世崇尚表现、技巧的风气中,他弹琴的格调更显得朴厚大雅,与众不同,浸透着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显示着创造性继承的魅力与智慧。在恪守传统的同时,他也并非固步自封,而一直是精钻求之,不断赋予古谱以新的理解与诠释,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这就是他常说的以古琴凸现中国文化的精神。

  丁承运先生擅弹曲目:《潇湘水云》、《流水》、《梅花三弄》、《醉渔唱晚》、《鸥鹭忘机》、《忆故人》、《白雪》、《神人畅》、《六合游》、《洞庭秋思》、《渔樵问答》、《阳关三叠》、《梧叶舞秋风》、《流觞》、《卿云歌》、《石上流泉》等。

  他虽在琴学上用功甚勤,但处事却很低调,他的古琴独奏个人专辑是在2004年录制的,至今却仍然没有出版。在这个光碟中有一篇序文,颇能反映他对琴艺的志趣:

  “中国人一提起经典文艺,每称琴棋书画,这正是中国文人最喜爱的怡情理性的高雅艺术。其中琴因为承载了更多的古代文化信息而备受文人之青睐,成为其表率。从它的创造理念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精神:神农造琴,“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面对着它(往往还是几百年前的古琴)就像是面对着天地宇宙,拨动先贤们发明的蚕丝做成的琴弦,发出一种苍茫淳厚的天籁之声,立刻就会把你带入一个旷古幽邃的境界去,体验到天地人琴合一的和谐与自在。或作秋水长天之思、或兴扁舟五湖之想,更有物我两忘,超凡入化,进入希、夷、微之境。这是人生何等美妙的体验,安能对面错过。

  我平日最适意的活动有二,一为弹琴,一为书法,都是由动入静,由静入神,手心双畅,怡然自乐,更能从其中品味出隽永的韵致来。大凡艺术活动多有此境,但能引人入静而具有养生之功效者,舍琴道与书道之外,我不知道还能否举出第三种了。陶渊明说:“乐琴书以消忧”,真是不错,他自己用一张没有弦的琴还获得了如此的感受。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理性,返其天真”吧。也不由不感谢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么好的陶冶性灵、融通自然的道器了。欣幸之余,愿与同好者共之。

  这个集子是一个迟到的专辑,同辈琴人们有的都出了十几张了,我还总是不能满意。有朋友劝我说:一时之琴,一时之味。老辣固然可喜,生拙也颇见自然,何况鸿爪雪泥,稍纵即逝,待时过境迁,再想找这时的感觉就难了。我想这话也对,就作为现阶段的一个记录吧,于是就有了这个碟片。

  这个碟是原始录音,未作仿真、混响处理。琴用的琴友余青欣女士珍藏的明琴,初次上手,未必能够凸显其韵味来。至于操缦,仅系以平常心为之,不事小巧,偶有瘕疵,亦听任之,以其接近平时弹琴的感觉。意取寓刚健于婀娜,寄雄浑于自然,而出之以中正和平,回到一种反朴归真的平淡来。琴音自有其魅力在,本不依赖于刻意的雕凿,而见仁见智,听者自能体味。我想这大概就是古人所称的“琴意”吧。

  三、琴学研究,多所建树

  丁承运治琴学凡五十年,曾发表主要论文有:

  《中国造琴传统抉微》,载《乐器》1981年第以、二、三期。

  《论吟猱》,载《中国音乐》1984年第一、三期。

  《清、平、瑟调考辩》,载《音乐研究》1983年第四期。

  《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载《音乐研究》1989年第二期。

  《朱载堉琴律研究》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1987年第一期。

  《梅花三弄考源》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1987年第三期。

  《宋代琴调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五期。

  《世纪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变迁》载《世纪古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8月台北第一版。

  《琴调溯源》载《音乐艺术》2001年第三期。

  《论五音调》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一期。

  《吟猱论》载《音乐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近年尚有

  《解读严澂——虞山派风格发隐》

  《琴韵与书韵》

  《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之渊源与传承》

  《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其历史变迁》等

  在中国乐学研究方面,继1983年发表其著名论文《清、平、瑟调考辩》之后,又经二十年锲而不舍地潜心研究,遂逐步揭开了千古之秘的汉唐清商三调、楚调、侧调之谜。正如著名乐律学家黄翔鹏先生所指出的:这是一项具有继绝兴亡作用的课题。其成果将直接关系到八十四调理论及汉魏相和五调、隋唐俗乐二十八调等乐学疑难课题的解决。他近年发表及撰写的论文有:

  《中国古代调式音阶发隐》载《黄钟》2004年第一期。

  《侧调论》2006年在武汉举行的东方乐律学年会宣读。

  《碣石调暨楚调考释》,载《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引商刻羽、清角流征研究》。

  《论楚商》等。

  打谱发掘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石上流泉》、《卿云歌》、《扊扅歌》、《修禊吟》、《流觞》等十余首。1995年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与魏杨合作创作了古琴与交响乐队协奏曲《凌云》,同年12月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演出。

  而他近年更为世人瞩目的一项新成果,是发掘、恢复了古瑟的演奏方法,使失传千年的古瑟重新鸣响于世。

  瑟曾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弦乐器之一,三《礼》奉之为大雅之器,上古时代与琴齐名,《诗经》等古籍都有大量的琴瑟合奏的描写,如“妻子好合,如调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可知瑟是诗歌伴奏的主要乐器,也是周及汉世房中乐的主奏乐器,汉魏时是相和歌的主要伴奏乐器。古瑟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过去,但在唐代其调弦及演奏方法失传。唐人张籍曾叹:“古瑟在匣谁复识?”上古时曾风靡一时的瑟已经没有人认识了。至今又过了一千多年,瑟的失传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件令人十分遗憾之事。

  丁承运在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直接取证,如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战国古瑟、河南淅川战国楚瑟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瑟提供的实物形制,参考淮阳于庄汉墓鼓瑟陶俑的双手弹弦姿态,考证上古瑟的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可以进行较广泛的旋宫转调。其对瑟出土文物及古文献的研究,成果浓缩在其《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的论文之中,此文发表在《音乐研究》2002年第4期。数据等

  但他不可能一个人弹琴又同时弹瑟,2002年他举办《丁承运琴、筝、瑟独奏音乐会》的时候,他请了其十岁的女儿丁霓裳弹琴,自己弹瑟相和。他的妻子傅丽娜也是武汉音乐学院的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音乐教育,为了支持丈夫,主动地承担了弹瑟的任务,二人经常研究切磋,了却了丈夫的这个心愿。丁承运教授的古瑟复制及其弹法的发掘,加上丁夫人对古瑟细腻地演绎,使“琴瑟友之”成为可能,二人的合奏也成了真正的琴瑟和鸣,一时在琴界传为佳话。他们近年频频在国内、外已演奏了数十场,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更多的听众能够欣赏这件乐器和琴瑟合奏的雅韵,他们又录制了光碟《琴瑟和鸣》(由湖南金峰音像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成为国内首张,也是当今世界乐坛首张“琴瑟和鸣”金唱片。(其中《关山月》、《神人畅》两曲是由丁承运与魏杨合作编配。)

  四、弘扬琴道,身体力行

  为弘扬古琴艺术,他积极参加琴学及相关学科音乐史学、乐律学等学术会议,历届古琴打谱会、举办或参与各地古琴音乐会,并经常在国内、外举办学术讲座,推动文化交流。其主要的活动有:

  1. 参加学术会议

  1982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古琴打谱会,弹奏《神人畅》、《白雪》、《六合游》;宣读论文《清商三调研究》;

  1984年在北京参加中国音乐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侧调论》;

  1985年在扬州参加全国第三次古琴打谱会,弹奏《石上流泉》、《梅花三弄》;

  1986年在郑州参加纪念朱载堉诞辰460周年学术研讨会,宣读论文《朱载堉琴律研究》;

  1990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交流演奏《白雪》、《流水》;闭幕式表演《流水》;

  1995年在成都参加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演奏《六合游》;

  1998年在开封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年会,宣读论文《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流变》;

  1998年在岳阳参加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作学术报告《清商三调研究综述》;

  1998年在天津参加中国律学学会年会,宣读论文《朱载堉琴律思维与实践》;

  2000年在杭州参加中日琴学研讨会,宣读论文《琴调溯源》,演奏《六合游》;

  2000年在太原参加中国音乐史学会年会,作学术报告《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

  2000年在常熟参加中国古琴学术交流会,演奏打谱曲目《修禊》、《流觞》;

  2002年在武汉参加中国律学学会年会,宣读论文《三宫考》;

  2003年在南京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宣讲论文《中国古代调式音阶发隐》;

  2005年在常熟参加虞山古琴学术研讨会,宣讲论文《解读严澂——虞山派风格探源》

  2006年在武汉参加东方乐律学年会,宣读论文《侧调论》(上);

  2007年在武汉参加第七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研讨会,宣讲论文《碣石调暨楚调考释》;

  2007年在上海参加古琴与其他乐器的合作暨专业古琴教学研讨会,并作公开教学,宣讲论文《琴瑟和谐的文化诠释》,参加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出,演奏琴瑟合鸣《神人畅》

  2. 参加与举办音乐会

  1992年在开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丁承运琴、筝独奏音乐会》;

  1994年在北京参加中国古琴名琴名曲鉴赏会,演奏《神人畅》、《白雪》;

  1995年在香港举办丁承运琴筝独奏音乐会;

  1996年参加香港“徽弦动知音”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六合游》、《神人畅》、《石上流泉》、《潇湘水云》《白雪》、《洞庭秋思》;

  1996年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渔樵耕牧”、“古调今弹”音乐会演出,演奏《六合游》、《神人畅》、《白雪》、《潇湘水云》;

  2000年在台北参加“世纪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广陵绝响”古琴音乐会演出;

  2001年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丝桐传古韵”古琴音乐会演出;

  2001年参加荷兰“古琴艺术节”演出,演奏《白雪》、《醉渔唱晚》、《六合游》;

  2002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丁承运琴、筝、瑟独奏音乐会》;

  2003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庆祝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音乐会”,演奏古琴独奏《醉渔唱晚》、《流水》,琴瑟合鸣《神人畅》,弦歌《卿云歌》;

  2003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的“庆祝古琴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神人畅》、《卿云歌》;

  2004年参加澳门第十五届艺术节古琴音乐会演出,演奏《神人畅》、《卿云歌》、《流水》;

  2005年在台北举办《琴瑟和鸣音乐会》;

  2006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琴瑟音乐会》;

  2007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古琴名家音乐会》,演奏古琴独奏《醉渔唱晚》、《流水》,琴瑟合鸣《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神人畅》,弦歌《归去来辞》、《黄莺吟》、《卿云歌》等。

  2008年3月在香港南莲园池作琴学系列讲座暨古琴独奏音乐会,演奏《梅花三弄》、《洞庭秋思》、《流觞》等八首。

  2008年5月在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琴瑟音乐会》。

  3、讲学活动

  1998年受聘文化部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青年优秀演员研究班导师,暨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学期;

  1999年继续任文化部民族声乐、民族器乐青年优秀演员研究班导师,在中国音乐学院讲学一学期;

  2002年3月——7月应邀在台湾南华大学讲学一学期,并在台中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古琴文化与其操缦艺术》、《古筝流派与其演奏艺术》讲座;

  2004年10月——2005年1月在台湾南华大学讲学一学期,并举办琴学研讨大师班,系列讲座共十讲;

  2004年11月在台湾大学作《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其历史变迁》等两场学术讲座;

  2005年4月在北京大学举办《上古琴瑟文化与其操缦艺术》专题讲座,并举行《琴瑟音乐会》;

  2006年8月在北京均天坊举办琴学研讨系列讲座,论题有:《现代琴学论纲(冲突、变异、反思与展望)》,《操缦论》,《琴调辨疑(正调、商调、征调、楚调、楚商调)》,《打谱的方法与其文化意义》等七讲;

  2006年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作琴学系列讲座:论题有:《古琴艺术的文化属性与其历史变迁》、《解读严澂——虞山琴派风格研究》、《吟猱论》等三讲;

  2008年3月在香港南莲园池作琴学系列讲座:《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之渊源与传承》、《琴道与书道》等三个专题与一场古琴音乐会;

  2008年4月在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举办《琴韵与书韵》专题讲座。

  4、组建琴会

  武汉在廿世纪五十年代曾有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研究小组,成员有张宝亭、陈树三、黄松涛、范文远等,文革中停止活动。后老琴人故去,小组不复存在。丁承运先生2001年调回武汉音乐学院任教后,鉴于古琴台所在地的武汉没有一个研究古琴的组织,就着手组建琴会的工作,终于2003年11月,在武汉成立了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即“伯牙琴会”),丁承运先生任会长。随后伯牙琴会举办了一系列的琴事活动。

  五、注重传统,继绝兴亡

  中国的民族音乐自鸦片战争以来是在夹缝中生存的,现代人自一出生听到的多是“西方12平均律”音乐,从上小学开始接受的也是西方乐理与读谱体系的音乐教育,“流行音乐”几乎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全部音乐生活中去了,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接触与了解却微乎其微,甚为匮乏。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不仅是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鲜明、最为鲜活、最为丰厚而无以取代的标志性的人文载体。它对中国民族乐器、音乐美学、乐律学等学科具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它的传统奔流不息,从未中断。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陆续开设了古琴专修课程,古琴专业开始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古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何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保护、继承与发扬,是音乐专业教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古琴音乐的精神,主要反映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如中国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人文思想和精神。技术层面的内容,还是处于比较表象的层次。这也正是古琴艺术的特征,去掉了它,就不成其为古琴艺术了。但在音乐学院的古琴教学中,却一直很难体现这些特点。近二十年来民族器乐的发展更普遍存在一种重技术的倾向,它的极端是“快速“几乎成了技术的核心,历史又在重复曾经走过的“声多韵少”的老路,而中国音乐独具特色的韵味则较少受到注意。比如说体现着古琴大音希声美学追求的吟猱与走音,却往往因为缺乏舞台效果而遭到大幅度的削减,或加弹奏而变虚为实。结果虽提高了可听性却失去了其特有的深妙韵味与时空内涵。

  由于以上诸多因素,古琴在音乐院校的教学已形成一种程式,固化了的古琴音乐、熟练的演奏技术、表演意识胜过于文化意识、以及逐渐大同的流派与个性特点,古琴专业学生的表演已经成为一种一望而知的学院派风格。

  丁承运先生采用的方法是在音乐学系设琴学专业,不仅仅把它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来看待,而更重视它的文化内涵与相关学科知识。把它作为民族音乐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其教学的课程内容包括:琴学基础、古琴美学、琴史、文化背景、相关艺术、操缦知识、琴曲演奏等。使学生对古琴艺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掌握琴学的基础知识与古琴的演奏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从而达到增强民族自信心,扩大视野,并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的目的。

  与此课程相衔接,丁承运先生在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层次的音乐学专业开设了琴学研究方向,对琴学进行较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为真切弘扬民族文化,他还希望能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增加古琴音乐知识,让学生自幼就能接触到最优秀的中国音乐文化,并作出实践与探索,且亦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丁先生也更希望在综合性大学人文学科设立琴学选修课,利用其人文环境的优势,以传统的传习方式,加上诗文书画全方位的课程设置,努力营造一个更适宜琴乐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环境。

  心怀天地和谐、神人和畅的古老美梦,面对灿烂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他锲而不舍,正为推广民族音乐教育向各界呼吁并努力做着最基础的工作。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