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琴文化
苦 草
本文所论及为社会上所出现的真实情况、并以个人想法及角度来写。
古琴是我国华夏一大 “文化”,则先从文化角度来述:
文化(Culture)的定义侧重不同而不一致的现象目前出自名家不下一百余种。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wissler (1907-1947) : “在历史及社会科学中、把所有人们的种种生三专方式称做文化”。
Kluckhohn(1905-1960) : “在人类学中所谓的文化,意味著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某集团得来的社会性的遗产。”
《文化学词典》 “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它包含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和心的部分。”
文化不是孤立和封闭的现象、它是千万种内涵十分丰富的、传承与变化交织的过程。古琴如诺要套上 “文化”这个名词,则其内容除历史、琴纶、琴器、琴谱、参合儒家的琴思想等外、其心物结合所产生的心的部分、即琴人们最响往及引以为荣的“琴境”也包括在内。
文化影响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形成、使人于不知不觉间按文化规定的角色去作出行为、影响思想上的处事方式或对待。
古琴的特点(物)是应其音量小、独特走手音的变化大、结构、琴曲、等的各种目前所呈现的是一个固定性的范围、再加上古琴与中国文化(儒道佛家、五行、文学等)结合、无非又是讲出中国美学后面的“境”字。 以中国文字来说、就一个字足以让人翻了《辞源》、《康熙》、《说文》至《尔雅》才明白中国文化之“伟大”。古琴要与一个文化号称的话、而反观目前现存记戴似乎有种不尽寒酸了点。其实古谱所留下来有很多东西待今后之人开发、正如前所言一个字足以让人“醉狂”。有那么伟大吗?啊确实如此!
古琴内容有许多可以开发和进一步研究、并使之能真正套得上“文化”一词。但现今能见的多数是往那个“琴境”里去享受、陶醉。在宣传推广古琴时已让新人去学习文化影响的 “自我概念”中、这也因此琴人总留念于文化规定的一个小角落头、也是古琴界是否能做到突破性的发展(物与思维)的关键。
再说茶文化有其茶道之说,然其能更广为世人认可、雅俗共呜。但茶文化(茶史记载)也有因为过于陶醉茶道、而不顾正业、不顾家、败家、最终落个街头乞食者也是很多。琴人则迷念于“琴境”几乎可以说是占一大部份、这也因此致使古琴特有的文化、琴人对琴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已一直承传致今。
另一种南方的色彩亦有套入琴文化的现像、总把鬼神论、伪气功与古琴同论。添加了古琴的又一多内容。这不是又开倒车、回到文化未分化的时代了吗?古琴能听从 “越自然因素”支配来发展?琴人有必要认识到自已所处、更应把思想观念扩大来探讨、其实也不是门外汉不想进入咱们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