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清商乐中吴声歌曲之一。吴声歌曲是流传在长江下游建业(今南京附近)一带城镇中的民间歌曲。《宋书乐志》说:“懊侬歌者,晋隆安初,民间伪谣之曲。”此曲从晋代的隆安(公元397) 初到南北朝各代经历了许多变化,到刘宋时就已经“更制新歌”,到南齐又“谓之中朝曲”,梁代则“改为相思曲”(《古今乐录》)。
现存歌辞共十四段,内容是表现爱情生活受到家庭的反对时的烦恼心情。其末段歌辞是:“懊恼奈何许,夜间家中论,不得侬与汝。”它的曲调常被人们用来填词作歌。
齐明帝(公元494—497)的御府中珍藏有据传为蔡邕所制的“焦尾”琴,每隔五天才拿出来让王仲雄弹奏给皇帝听。王仲雄“善弹琴”,当时“妙绝江左”。他利用弹琴的机会唱了一首自己填词的“懊侬歌”,其歌辞中有着:“常叹负情侬,郎今果行许”,“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讽谏皇帝,不要再加害于他父亲王敬则(《南齐书》)。可见,吴声《懊侬歌》也作为一首琴歌而流行于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