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晓」古琴雅集与园林文化

  在周朝,古琴曾作为雅乐乐器与民间独奏乐器而存在。作为雅乐乐器,多个古琴与其他乐器如瑟,钟,磬,鼓及管乐器如萧,笛等合奏,还配合舞蹈,目的为歌功颂德,演出场所为宫廷。作为民间的独…

「揭晓」古琴雅集与园林文化

  在周朝,古琴曾作为雅乐乐器与民间独奏乐器而存在。作为雅乐乐器,多个古琴与其他乐器如瑟,钟,磬,鼓及管乐器如萧,笛等合奏,还配合舞蹈,目的为歌功颂德,演出场所为宫廷。作为民间的独奏乐器,古琴主要为“士”,即读书人所弹奏,目的或修养,或自娱,弹奏的场所或书斋,或大自然,或园林。

  从汉代始,古琴渐成为文人,即知识分子,的乐器。文人喜举行雅集以作文艺交流,除了琴棋书画,吟诗,赏雪赏梅,烹茶品茗等均为雅集的传统内容。历史上最有名的雅集首推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以享盛名的“兰亭雅集”了。国画中著名的有弹琴的雅集还有宋徽宗的“文会图”,“听琴图”,元代赵孟富……的“西园雅集图”,谢桓的“杏园雅集“,戴进的“南平雅集”,谢时臣的“高人雅集”,吴彬的“岁华纪胜”。以在自然或园林中弹琴为题材的国画更是不胜枚举,著名的有仇英与陈洪绶的同名画“竹林七贤”,赵孟……与仇英的描写陶渊明归隐以琴书乐道的同名画“归去来兮”,元画“春堂琴韵”,“听琴图”,清代王晕的“一梧轩图“等。可见古琴在园林中雅集的传统由来已久。这一批图画均描写文人在园林怀抱中怡然自得之趣。他们或弹琴,或横琴不弹,享受“松风流水天然调,携得琴来不用弹”的天然雅趣。

  本论文探讨古琴雅集在园林文化中的重要性及古琴园林雅集的美学情调。文人不单对古琴在音色和指法上有特别细腻的要求,就连弹琴的环境也有非一般的讲究。文人操缦的环境一般为琴室与户外的大自然。在自然中操缦是古琴文化的悠久传统,亦为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在琴道上的反映。厉来的琴文,琴诗,琴画均充满了琴人,操缦,琴音与自然的互动。举例如下:

  早在嵇康的“琴赋”中便提到弹琴清幽的自然环境:

  若乃高轩飞观,广夏闲房,冬夜肃清,朗月垂光,新衣翠灿,

  缨徽流芳,于是器冷弦调,心闲手敏,触篦如志,唯意所疑。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第六,九,十八品均提到琴。

  第六品“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若可读。

  第九品“绮丽”:

  神存当贵,始轻黄金。

  浓尽必枯,淡者虏深。

  雾馀水畔,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荫。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

  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第十八品“十镜”: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第一品琴人在茆屋外,在修竹的怀抱中赏雨,弹琴,看白云,飞鸟,瀑布,落花。第九品琴人的书斋在水畔,附近有杏林,上有明月,远处是画桥。第十八品描写在碧松之阴弹清涧之曲,此出自天然之琴音泠然而声希。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数首琴诗均提到了弹琴,琴室与自然。

  “对月待琴”:

  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

  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

  玉轸临风久,金波出务迟。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听弹古渌水”:

  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

  欲识漫流意,为听疏泛声。

  西窗竹荫下,竟日有馀情。

  “和顺元琴者”

  阴阴花宛月,耿耿兰房烛。

  中有弄琴人,声貌俱如玉。

  请泠石泉引,淡宁松风曲。

  遂使君子心,不爱凡丝竹。

  “朝课”:

  平……白石渠,静扫青苔院。

  池上好风来,新荷大如扇。

  小亭中何有?素琴对黄卷。

  蕊珠讽数篇,秋思弹一遍。

  从容朝课毕,方与客相见。

  到了明代,很多琴书上均有记载弹琴种种“宜”或“不宜”的环境。最富代表性的莫如杨表正的“琴谱和璧大全”:

  琴有十四宜弹,遇知音,逢可人,对道士,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坐石上,登山阜,憩空谷,游水湄,居舟中,息林下,值二汽晴朗,当清风明月。

  这种种均是对琴人,琴室(处高堂,升楼阁,在宫观)及自然环境的要求。

  屠隆“考盘馀事”对琴室有如下的要求:

  琴室宜实不宜虚,最宜重楼之下,盖上有楼板则声不散,其下空旷则声透彻。若高堂大厦则声散漫。斗室小轩则声小达,如平屋中,则于地下埋一大缸,缸中悬一铜钟,上用板铺,亦可。幽人逸士或于乔松修竹,岩洞石室,清旷之处,地清境寂,更有泉石之胜,则琴声愈清,与广寒月殿何异。

  可见除了对琴室音乐上声响的基本要求外,主要就是对弹琴环境的讲究,包括地之清旷与清寂,还需有乔松修竹之雅及泉石之胜,这样才能显出琴声之清雅优美。

  “考盘馀事”中之“琴笺”又对理想的弹琴环境有如此的描写:

  对月–春秋二侯天气澄和,人亦中夜多醒,万籁咸寂,月色当空,横琴膝上,时作小调,亦可畅怀。对花–宜共岩桂,江梅,詹卜匍,建兰,夜合,玉兰等花,清香而色不艳者为雅。临水–鼓琴偏宜于松风涧响之间,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或对轩窗池沼,荷香扑人,或水边莲下,清漪芳芷,微风洒然,游鱼出听,此乐何极。

  琴室最好是对着荷池,看到水边的莲花及出听的游鱼,闻到清幽的花香,听到松风涧响,此种种配合琴雅静自然的小调,正是一幅古琴园林文化的美妙图画。正如明徐青山在“溪山琴况““古”一项中所说:

  一室之中宛在深山邃谷,老木寒松,风声簌簌。令人有遗世独立之思。

  元代大画家倪瓒也是出色的琴家,他清雅的书斋兼琴室“清秘阁”可说是园林文化的代表。“何氏语林”:

  倪云林所居,有清秘阁,中有书数千卷,皆手自校,古鼎彝名琴陈列左右,松桂兰竹之属敷舒缭绕,其外则高木修篁蔚然深秀,每雨止风收,携仗厉自随逍遥容与,遇会心处,鼓琴自娱,望之者识其为世外人也。

  文人喜以绘画及文字形似来记录雅集,1920年出版的“怡园会琴实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琴会在苏州怡园举行,苏州以园林享盛名,怡园更是花香鸟语,风景宜人之地。是次雅集由盐商叶希明举办,召集了北京,长沙,扬州,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的琴人。序中以此雅集比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认为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怡园会琴列叙者三十三人,在昔永和修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独无丝竹管弦之盛。璋伯此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所谓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同声相应,相得益彰。

  雅集又邀请画家李子昭为此盛会绘图,样我们看到雅集在园林幽雅环境中的美学情调。

  “怡园会琴实纪”记录如下:

  己未八月二十五日吾友叶君璋伯,大集琴侣于苏台顾氏怡园。李君子昭为绘长卷下曾赋五古纪事,今追录左方。

  壮涛观止矣。风轮逐倦翮宵行,而晨征云山驹过隙。万态纳吾怀,吴越真咫尺。朝听寒山钟,夕作餐花客。怡园今平泉,虚堂影涵碧。高会集琴侣,望尘尘莫隔。磊磊爨下桐,拂指出金石。居士与方外,争写怀中僻。箜篌凄绝音,一擘泪欲出。和声调颂瑟,耐能鼓余力。元佑坡仙琴,惜未悬素壁。幸抱宣和制,差堪言四德。谈艺乐津津,薄醉欢颜色。斜阳树抄影,剩兴留裙……明朝散四方,各自理筇策。

  庚申七月中沅吴兴周庆云录于北辰风卢。雅迈直追桓君山,史材广……来乐圃,众中解品唐时弦,差喜蜀僧能语古,山馆更藏坡仙琴。相对亦足涤凡襟。月明夜静党无争,来听玉涧流泉音。

  怡园会琴图乞伯璋先生正题。

  结语

  园林文化是自然的缩影,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喜爱,及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历代文人喜举行雅集作文艺上的交流。琴人在自然及庭院中的雅集正是文人园林文化悠久传统的代表。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