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岭南琴谱琴论编撰年表及其古琴发展分期说明

  晚唐五代十国:   在广州的南汉王朝有连州高良人(即连南瑶族自治县)陈拙,字用拙,精音律。编撰《大唐正声琴谱》,载琴家曲论、操名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又以古调缺征者补《新征音谱》…

「常识」岭南琴谱琴论编撰年表及其古琴发展分期说明

  晚唐五代十国:

  在广州的南汉王朝有连州高良人(即连南瑶族自治县)陈拙,字用拙,精音律。编撰《大唐正声琴谱》,载琴家曲论、操名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又以古调缺征者补《新征音谱》十卷,著《琴法数勾剔谱》。

  北宋年间:

  浈阳(英德)石汝砺,字介夫,号碧落子。总结唐宋以来斫琴论著,名为《碧落子斫琴法》,同时他还著《碧落子琴断》、《以琴凖乐律》。

  元朝初年:

  南宋遗民收集整理宋室散落在古冈(新会)的琴谱,并刊刻成《古冈遗谱》,该谱共收录琴曲二十四首。

  明成化弘治年间:

  江门陈白沙(1428—1500),名献章,字公甫,号石斋。著有《陈献章集》,其中的心学、美学和琴学思想对岭南古琴发展影响深远。

  明弘治嘉靖年间:

  增城新塘湛甘泉(1466—1560),为白沙心学衣钵传人,著有《礼乐经》。

  明正德年间:

  东莞梁文重,号东溪。著有《乐书》,于正德十一年(1516)中举人。

  明嘉靖年间:

  香山黄佐(1524—1566),字才伯,号泰泉,著有《乐典》。

  明嘉靖万历年间:

  东莞袁昌祚(1524—1620),原名袁炳,字茂文,号莞沙。嘉靖三十四年(1555)乡试第一,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著《乐律考》。

  东莞潘楫著《律吕图说》。

  东莞陈用贞,字善成,著《琴趣集》。

  明末清初:

  南海陈子升(1614—1692),字乔生,号中洲。著有《琴翼》,自度曲有《况操》(怀兄之作)、《韩山操》(因不得志而东游潮阳,登韩山感韩愈遗迹而作)、《水东游》(清初之作,且仅存于世。)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

  琼海云志高(约1644—1715),字载青。为国师金陶高足,在广州辑刊《蓼怀堂琴谱》传世。

  清康熙年间:

  揭阳李仕学(1662—1721),字享敏,号逊斋,著有《初学艺引。琴引》。

  清干隆年间:

  香山何洛书,字僛图,号琴斋,干隆二十一年(1756)邑庠生,嘉庆六年(1801)钦赐副贡,九年赐举人,十四年会试赐翰林院检讨。平生好研究音律,精琴艺。著《友石山房琴谱》,为岭南琴派开山祖师。

  清道光八年(1828):

  虎丘鋻湖逸士石卿编订《琴学轫端》。石卿,江浙人,曾到粤西师从端溪(德庆)何援玉、桂林李樨匏习琴,所以该谱编订受到岭南琴派的影响,如谱中就收录《古冈遗谱》中《碧涧流泉》和《鸥鹭忘机》两曲。

  清道光十六年(1836):

  新会黄煟南(1766—1842),名景星,字家兆,自署悟雪山人。嘉庆四年(1799)师从何琴斋,后编《悟雪山房琴谱》传世。

  清咸丰年间:

  新会黄文玉(1789—1863),字道莹,号镜石。天赋聪颖,举秀才。从叔父黄煟南习琴,著《琴脔》一卷。自度曲有《猿啼秋峡》传世。

  清咸丰同治时期:

  何其彬(1808—1890),字中山,西宁(郁南)成内人。性冲淡,精琴,好斫琴及研究音律,著有琴谱一卷(已佚)。

  江苏钱寿占宦游粤东罗浮山,曾自度钱氏十操之一《罗浮》。

  南海陈上进著有琴谱一帙。

  南海潘大纪,字饬之,著有《松筠堂琴谱》。

  清同治六年(1867):

  番禺陈澧(1810—1882),字兰圃,人称东郭先生,著《琴律谱》、《声律通考》。

  清同治八年(1869):

  香山何赞清(1816—1880),字斌襄,号西峰居士,又号友琴子。著有《琴学彚成》、《学宫礼乐图》。

  清同治九年(1870):

  旗人容庆瑞,别号辉山,在广州当官期间与番禺林芝仙合著《琴瑟合谱》。

  清同治年间:

  新会黄蔡生著《琴言》六卷,同治版。

  清同治光绪时期:

  番禺汪瑔,字玉泉,号芙生,又号谷庵。著《乐律考》。

  清光绪中期:

  番禺陶邵学,字子政,以字希源。光绪十五年中举人,二十年进士。著《琴律》。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南海刘沃森,字黔生。著有《琴律一得》传世。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番禺朱启连(1853—1899),字棣垞,一字跂惠(朱执信之父)。学琴于浙江张廉夫、番禺汪瑔,还学律于陶子政。曾居住广州市纪纲街鄂弥达祠,期间著有《鄂公祠琴谱》、《鄂公祠琴说》。

  清光绪三十年:

  南海孤峰老衲在浙江龙游刊刻第四版《春草堂琴谱》,并附上孤峰著的《律吕图说》。

  清光绪末年:

  新会黄炳堃(1832—1904),号笛楼,晚年在云南蒙自县南湖自度琴曲《南湖秋雁》。

  民国二十三年(1934):

  朱启连门生宋彦成(约1865—1936),字顺之,号癯庵。著有《琴学易知》四卷。

  一九六九年:

  香山卢家炳(1884、2—1980),字秀石,号醉琴楼主,学琴于容心言,在香港著《春雨草堂琴谱》。

  一九七二年:

  南海唐健垣,居美任大学教授。师从吴宗汉、蔡德允学琴。与夫人赖咏洁合编《琴府》三巨册,收古今琴书十八种。

  一九八五年:

  广东古琴研究会副会长莫尚德经多年积累整理,编撰《广东古琴史话》一文,对岭南地域古琴史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岭南自古被中原称为蛮荒之地,其文明的开发较迟。岭南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大都得益于中华文化中心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历史转移,这一转移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大量的中原移民以及历代被流放的官员与犯人涌入岭南,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文化在岭南之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中每一次的移民都对岭南古琴文化的形成和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向岭南大规模移民始于秦朝。秦始皇派数十万大军征讨南蛮部落,使大量秦军定居岭南,并在秦朝覆灭之后创建南越国。我们从南越王赵昧墓中就挖出弦琴的乐器。还有汉代陈钦、陈元和陈坚祖孙三代以及三国时期的虞翻,这些经学大师虽然不以琴名世,但也是岭南地区的早期琴人,这一时期岭南没有传世琴论。

  第二次移民的浪潮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战乱,五胡乱国,使大量中原人迁移岭南逃避战火。在此之后广东出现有名的琴家如晋代有南海的王范,南朝有曲江的侯安都,晚唐有连州高良的陈拙,北宋有英德的碧落子(原名石汝励)和海南的白玉蟾(原名葛长庚),这时期中原输入岭南的琴文化在深度广度比前一次大为提高,而且输入的人才亦很杰出,故此有高质量的琴论问世,而且有的琴论还成为古琴的经典作品,如《碧落子斫琴法》。

  到北宋末年,由于北方战火不断,士民纷纷南逃,至南宋灭亡时达到空前,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的移民。这次移民浪潮以江南籍人士比例较大,所以为岭南全面输入琴文化和大量琴人,令古琴文化能扎根在岭南,并为最终开花结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南宋的罗务光,就是在绍兴四年(1134),与父辉之、弟宝球、宝裔等亲属十五人,从南雄珠玑巷迁入南海太根村(今顺德大良镇),以耕读为生。罗务光善诗琴,曾斫一琴名“震北雷”传世,被视为罗氏族宝,抗日期间被盗卖海外。自1279年,元兵进逼广府,陆秀夫负宋少帝赵昊于涯门奇石投海殉国,宋遂亡。随宋室南下的遗臣学者流落新会一代,他们遗留下来的琴谱(主要是浙谱,还有一些闽谱和阁谱。)辑成《古冈遗谱》,在广府地区广为流传,一时琴学称盛,故老传称:正始之音,由是而南。自此古琴文化在岭南地域生根发芽。我们从本文的年表中可以发现,从第三次移民浪潮之后,岭南在明代开始出现礼乐、律学和琴学的专著。在斫琴上,明有南海陈激衷,字元诚,少苦读,官至国子监助教,曾斫“六虚琴”,以雷张自况。其中对岭南派影响深远的人物是江门的陈白沙和南海的陈子升。

  第四次大规模向岭南移民出现在明末清初。自满族八旗入关,定都北京并挥师南下。长江以南为抗击清兵,纷纷建立南明政权与之对垒。在这次移民浪潮中,虞山琴派较为重要的一支,浙江金陶琴脉由琼海云志高传入岭南,并在广州编撰《蓼怀堂琴谱》。由于云志高晚年移居到广府的罗溪(即今中山小榄),使中山的古琴氛围在清初打下基础,为干嘉时期中山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岭南琴派创造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康熙年间作客羊城的古琴名家不少,当中有广陵派的吴遵生,国工金陶,《诚一堂琴谱》编撰者程允基,还有陈治、计泽绎、吴允谦等人。由于清初两次遭受战火洗劫,羊城的琴文化曾一度凋零衰落,这些琴家的到访无疑对广州琴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输血作用。另有福州章氏,号焚琴子(1628—1677)。顺治十七年(1660)参加乡试,因痛斥靖南往耿氏包藏叛志而落第,遂烧诗书,浪迹潮州,后到惠州拜上振和尚学琴。上振琴艺精湛,焚琴子尽得其妙,并先后游历韶关、广州、琼海等地。回福州以琴名动八闽及江浙一带,为当时知名琴家。此亦可作一例。

  从本文年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自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四、五十年内,历干嘉两朝,正是岭南琴派形成的孕育期,以何琴斋编撰的《友石山房琴谱》为标志。自道光初年(1821),黄景星受聘于广州学堂书院,教授古琴始,到同治七年(1868)之间,是岭南琴派的成长期。这一时期,黄景星在广州结集琴社,辑订《悟雪山房琴谱》,授徒传琴,使岭南琴派得以迅猛的发展。到同治八年,以香山何斌襄完成他的古琴论著《琴学彚成》为起点,直至民国初年止,这是岭南琴派的鼎盛期。这一时期,岭南琴派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满足在本土活动,第一次要冲出地域的局限,向北方扩张,其影响力直达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云南有岭南琴派的第四代祖师李梦庚和黄炳堃,温州有第五代祖师南海孤峰老衲,他成为温州马派一脉的开山祖师。此外,南京有岭南派琴家黄葵生的影响,由于资料所限,很难探知其影响的程度。正因为咸丰同治年间岭南琴派逐渐向外发展,到光绪年间已影响长江以南的半壁山河,从那时起,岭南琴派被行内评为十大流派之一而兀立于琴坛之上直至今天。

  与所有事物一样,岭南琴派的发展也经历成住坏空的几个过程。自民国初期,岭南琴派转入衰落期。这一时期由于抗日战争以及国共内战,使得岭南地区的琴人纷纷移居海外,其中就有中山郑健侯、南海崔师贯、番禺容心言、中山卢家炳等琴家到了殖民地的香港。香港在上世纪下半叶琴文化迅速发展起来,与逃避战火而涌入香港的大量内地琴家有重要关系,以蔡德允为首的泛川派一支在香港影响较大。在岭南地区,香港琴文化的发展与珠江三角洲的岭南派衰落形成鲜明的对照。然而,香港琴文化直接或间接地为岭南琴派的复苏提供催生的养分。这一时期岭南地区有关琴论琴谱的著作少得可怜,古琴人才逐渐凋零萎缩,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岭南琴派仅存杨新伦一脉,命悬一线。而泛川派的中坚招鋻芬也因在五八年离世,没能使泛川派在广州开花结果。

  以琴家杨新伦先生在1960年受聘到广州音专(即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教授古琴开始,岭南琴派进入一波三折的复苏期。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0到1979年,首度复苏的教琴工作由建国第一代琴人杨新伦先生完成,其间经历十年的文革动乱而中断。第二阶段从1980年杨新伦成立广东古琴研究会起,到1997年止。二度复苏的教琴工作主要由建国第二代琴人谢导秀老师完成。由于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当时社会风气崇尚赚钱,很少花心思于文化建设上,所以琴派二度复苏的工作步履艰难,唯有谢导秀老师能独力承担,坚持古琴教学,培养一批人才。这一阶段,谢导秀老师取法管平湖的演奏,并融会于刚劲爽朗的传承风格中,开出沉郁朴拙的岭南琴派演奏新风格。1998年以举办杨新伦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大型纪念活动为开端,标志着岭南琴派走向全面复苏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除了谢导秀老师在教学上培养了更多古琴学生,区君虹老师在斫琴的研究上也成果斐然外,重要的是以陈磊师兄为代表的建国第三代琴人开始渐露头角,他们在教琴、斫琴、打谱、律学、创作和琴学等全方位进行探讨,逐步把岭南琴派推向不可逆转的快速发展的轨道上。陈磊师兄常游历北方,参学各地琴家,回广州向后学介绍外地琴技与琴学成果。笔者学琴也晚,曾得陈磊师兄指授,获益良多,至今难以忘怀。

  经过三代琴人近五十年的艰苦努力,岭南琴派终于走出了低谷。今天,岭南琴派正处于从复苏期向重振期过渡的转捩点上。要振兴岭南琴派,重拾昔日的辉煌,对于第三代、第四代琴人来说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我相信,经过十年或二十年的辛勤耕耘,岭南琴派将会有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呈现于世人面前。改革开放快三十年了,这是岭南地区在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的移民。不过,这次移民跟前四次因战争造成的人口迁移不同,它是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吸引力,使国内、甚至国际上的人才都来广东淘金发财。其中也不乏年青的琴家落户岭南,如深圳的姚亮等;同时,来广东谋求发展的琴人也不少,加上在岭南琴派里学琴的人当中至少有一半是外省来广东打工的年轻一辈。现在,我还很难估计第五次的移民浪潮对岭南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和包含什么意义。然而,我们通过岭南古琴发展史可以作这样的期许,未来的岭南古琴不仅会走出岭南,走向全国,而且还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于岭海琴阑

  二OO五年初冬草稿

  二OO七年芒种订稿

  主要参考资料:

  1)《广东历史人物辞典》主编管林

  2)《查阜西琴学文萃》

  3)《广东古琴史话》莫尚德编著

  4)《广东新语》屈大均著

  5)《粤中见闻》范端昂著

  6)《蓼怀堂琴谱》云志高编撰

  7)《琴学丛书》杨宗稷著

  8)《中国琴史演义》殷伟著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