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倾听着古琴,倾听着春江花月夜,温习书房里那些早已破旧的线装书,不禁泪眼朦胧。
生活在大都市区的中国人,生活在工业时代的炎黄子孙,你们可正仰望星空,回望那一抹乡情,回首那一抹乡愁,经过一个甲子的轮回,中秋终于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开始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始一家团圆,开始让天上的明月寄托对家国和亲人的去国怀乡之愁,生命旅途之思,在唯美的月光中完成一次生命的追问和传统价值的回归。
而此时此刻,美国副总统竞选人佩琳正在温情脉脉的给美国人讲述“小镇价值”,他们一家生活在小镇,大家相亲相爱,围在炉边,呵护着孩子的童年、家庭的团圆……一副充满传统价值的世俗生活画卷开始吸引信息时代的美国人。
难道经历500年沧桑,远离自然,远离亲情,不顾家庭破碎的人类终于开始蓦然回首。那些月下的浪漫和追问,那些经历千年沉淀的温和、宁静、团圆的传统家庭价值才是人性的本原,工业文明已经让我们疏离太久太久,依靠了信息文明,大家彼此联络,彼此倾述,却少了一份亲切与深切的关照,多了一份寒暄与礼貌,而中华文明经历150年的痛苦调整,妄生出一个“外国的明亮比中国圆”的论调,在文化失败主义的思潮里苦苦挣扎,感谢奥运会,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华文明的如诗画卷,成为开启中国文化自信时代的最好标志。
我们终于在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中一点点俯身拾起中华文明的碎片,把清明、端午、中秋一个个恢复过来,三大节的复归将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此时此刻,让我们举杯对月,感谢那些在100多年来文化失败主义盛行的年代,依然对故国、故乡、故土,依然对中华文明充满真诚的士子和知识分子表示感佩和敬意!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刻记忆和智慧的民族,在漫长的时光里,我们已经寻觅到卫护自身心灵的精神家园。
你听:
李白在高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杜甫在低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在感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苏轼在抒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那些浓得化不开的乡愁,那些直面青天的生命叹息,那些仰望星空的追问,那些对家庭团圆的渴盼,那些对普罗大众的祝福,唯美而真切。
多情自古伴明月,秋分霜月桂香氲;中华乡愁今何在,天涯此时望月明。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守护我们的传统价值和精神家园,家庭的价值、小镇的风情、与民族共同的记忆将使我们的生活在忙碌之余显得温情而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