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古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她那美妙悦耳的声音。叮当叮当,好似小河淌水。因此有人说筝就是由其声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就是一例。
筝的出现稍晚于琴、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古老的土生土长的乐器之一,它一直是一种官民同好的乐器。有人还把筝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如"新声顺变,妙弄化游……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不尚于筝者矣。"历代文人对筝的描述也有不少美妙佳句,如杜甫有"银甲弹筝用"(《游何将军山林》)的句子。《全宋词》提到筝的就有近200首词,这些记述和生活中有关筝的演奏、传播、制作、风格、流派等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人文景观。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筝的演奏艺术已成为"国乐",被称为"真秦之声也"《见《史记·李斯谏逐客书》),故筝也有秦筝之称。秦代邯郸女罗敷弹唱的《陌上桑》也早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汉魏时期,筝已成为《相和歌》中八种伴奏乐器,也成了文人雅士笔下的常物。如李白的《邯郸南亭》,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等关于筝乐感人的描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有众多筝艺名家的记载,都可说明唐代筝乐鼎盛的情况。
在宋代,筝曾被贬为"非君子常御之乐"(陈阳《乐书》),而且一度被逐出雅部音乐之列(《文献通考》)。但有失必有得,随着宋室南逃,雅乐下移,筝也大量涌入闽粤之地,经与当地的土著文化和民间音乐长期融合,逐渐的形成了潮洲筝派和汉乐筝派,这是中原文化东渐南移的产物,也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融合的一种特殊现象。
汉乐筝艺术是广东汉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奏的曲目来自广东汉乐的"丝弦乐"。可分为"大调"、"小调"、"单调"等类型。其中,"大调"结构严谨,每曲为六十八板(68小节,保留了中原古乐"八板体"的传统结构模式,如《昭君怨》、《出水莲》等。传统的乐曲有"硬线"、"软线"之分,形成不同的音阶、调式。其音阶是源于我国古人的"三分损益法"求得的五声音阶。"硬线"乐曲多用56123五个音组成,4、7两个音只是偶尔穿插于旋律之中,作装饰性辅助音。这类乐曲大多为欢快、明朗的。而"软线"乐曲是在硬线的基础上把6、3两音升高得来的,形成57124这独有的特色音阶且"7、4"两音不那么稳定,使"软线"乐曲带有深沉、委婉、悲凄哀苦的韵味,《崖山哀》、《散楚词》等。在长期的演奏实践中,同一首汉乐筝曲可以用"软线"演奏,也可以用"硬线"演奏,它们之间存在着互换的特点。
汉乐筝艺的独特风格,还源于独特的演奏技法。其传统技法中,"左手为韵,右手为声"。尤其注重乐曲的神韵,其演奏风格高雅、稳重、缓而不急,紧则有序。其音色要求厚实、柔和,方能与古朴、典雅的风格统一。
左手技巧的运用,是体现汉乐筝艺的精髓,其中对上滑音的运用和控制,显得更为重要。在实际演奏中,上滑音快与慢的运用是十分讲究的,不同的乐句需用不同速度的上滑音,有的采用快滑,有的却需要慢滑。如《崖山哀》的首句采用的是快滑,目的在于使乐句显得紧凑,起到起首的作用。上滑的快与慢在一首曲子会经常交替出现,这包含着不同的韵味与深度,也是演奏者能否掌握为汉乐筝艺的关键所在。
由于汉乐旋律进行较为平稳,缓慢,固而给左手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演奏者需要控制好左手的演奏技巧,才能把广东汉乐那宽广、圆润之感充分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