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弦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确证,但至少在17世纪,就已开始运用常规揉弦和双指紧贴颤揉这两种揉弦技巧。揉弦是模仿人声来传达表情的一种手段。当人的心里感到喜悦、痛苦、憎恨和喜爱时,说话的声音一定会带有不稳定的、颤动的、变化的声调,这是由于我们在强烈的情感激动时,不能完全控制声带的缘故,是一种感情的流露,不同声音的颤动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表现。小提琴有资格被称为间接的歌唱跃起,它能够奏出在表情方面接近人声的声音,甚至在表现的多样化方面还能超过人声,这就是揉弦的特效之一。
从文献记载中得知,早期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使用揉弦是18世纪意大利学派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德国学派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是19世纪后半叶与斯波尔齐名的小提琴家,他为了在小提琴上模仿歌声而采用很密、很快的揉弦,以此作为表现手段,这也就形成了他独特的演奏风格。当时把在这种情况下奏出的音响叫做“受激发的音”。
19世纪法比学派的小提琴家伊萨伊先后跟维尼亚夫斯基和维厄当学习过,深受两位老师的影响,他是音乐史上第一位采用宽幅而强烈揉弦的人,主要是为了表现乐曲的激动感情和加强歌唱性。他的这种宽幅而强烈的揉弦奏法,是随着演奏者的内心变化而变化的。俄罗斯学派的美国小提琴家海菲茨,他的揉弦微妙入神,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纵观小提琴揉弦的发展历史,从意大利学派、法比学派、德国学派到俄罗斯学派的揉弦,各学派的巨匠,都不是原封不动地维持该学派的揉弦风格,而是不断发展其风格,互相影响,取长补短,采撷众华,丰富自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揉弦方法。
揉弦的种类
揉弦基本上有三种方式:手指的揉弦、手的揉弦以及手臂的揉弦。这三种揉弦有它们各自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奏家完全有必要全部掌握。因为这三种揉弦的相互结合,给了表演者在音色和表情方面以广泛的表现可能性以及更有个性的声音。
以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手腕揉弦为例,它的特点是腕部联合关节弯曲与伸直,它的表现方式为幅度不大但有节奏的动作。这种揉弦擅长演奏叙事性和抒情性的音乐,具有柔和、优美的特点。后来,提琴界认为手臂揉弦才是先进的学派。手臂揉弦的特点是肘部关节的弯曲与伸直,它有较大幅度的动作。随着关节的主动作用,肩关节也产生小的动作。它擅长表现刚毅、激情、粗犷的情绪。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我感受到这两种揉弦方法各有所长,但是,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其中某一种揉弦方法而去演奏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那么就会产生不恰当的演释。好的手指揉弦比另外两种揉弦的训练要困难得多。因此,在没有充分控制好手臂的揉弦和手的揉弦之前,最好不要去学手指揉弦。这样的揉弦对演奏者的要求较高,它既需要演奏者内心必备对音乐情感的敏锐力,还需要机能上的协调性。在使用中要把手指放平,在声音发出来以后,从手指的小关节处轻微地下陷,来造成一种效果。
揉弦在音乐表演中的应用
技巧为音乐服务。演奏家的主要责任是力图再现作曲家的内心活动,给予作品以新的活力。当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例如,西贝柳斯对大自然的热爱,德彪希对水和云的喜爱。另外,不同时期的又有所不同,表达的方式也有区别。如巴赫的作品,创作继承了前人的众赞歌和管风琴曲的传统,吸收并运用了复调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既具有高度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哲理性,深刻隽永。当我们演奏其无伴奏作品时,为了突出空旷、毫无杂音的发音效果,以及演奏双音、和弦时的和声效果,对揉弦要注意避免过多、过密以及那种使声音不稳定的方式。此时,应采取以手的揉弦为主的揉弦方式。在慢的乐段时,更要注重解决因节奏的严谨,给音符之间带来揉弦连接的困难。当连续演奏连弓较快的小音符时,我建议最好不使用揉弦。在演奏一些中速音符时要注意使用非常少的、几乎不被察觉的手指揉弦,要尽可能做到控制好揉弦的幅度、频率,不影响发音和音准。
再如莫扎特的作品。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典雅、情感真挚而毫无颠沛辛劳的痕迹。他那朝气蓬勃、辉煌明快的节拍,以及那美妙动听、晶莹剔透的旋律,使他的音乐形象个性突出、栩栩如生。当我们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揉弦应着重突出表现其明亮、欢快而具节制的一面。此时,为了不使手指在弦上有任何沉重的压力,要特别注意手指触弦点的松、紧,并同时注重揉弦后对声音产生的效果。为使声音达到明亮透彻的效果,要选择比较窄的触弦点和频率稍快的揉弦。另外,还特别要注意揉弦与弓速配合下所产生的效果,它突出的表现力是莫扎特音乐不可忽视的。在任何情况下,演奏莫扎特的音乐都要把握得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以上只是列举的几个较为典型的作品。对于每个作家和每首作品,作为演奏者,在揉弦的应用上要尽可能地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其特定的风格。
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加拉米安曾说过:“各种类型揉音的结合,加上弓所作出的各种力度变化,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给提琴家的表演以生命、色彩和变化。”
我在长期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另一种揉弦方式,我称它为“复合揉弦法”。这种揉弦法介乎于手臂揉弦与手腕揉弦之间,肘部关节与腕部关节同时颤动,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或以肘部主动带动腕部,或以腕部主动带动肘部。在演奏实践中还借鉴、移植了手指揉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这种方法的特点,在速度、幅度和强度上都可以有很大的变化,能按要求放慢、加快,或是停止揉音,能从一种揉音很自然地转换到另一种。这种技巧需要长期锻炼和实践,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这种技巧,演奏者就能出色地把自己对音色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在他的琴声中。
基于上述浅论,不难看出,揉弦是小提琴一个基本的、一般性的演奏技法,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更具一种音乐创造的独特意义。本文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己专业教学以及演出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对其技术理论的探讨,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作为一个合格的小提琴演奏员和教学工作者,必须掌握多种揉弦方法,这样才能在演奏不同的作品时如鱼得水,在教学工作中应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