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弓到19世纪还没被认知与重视,这是因为过去有关弓的记事或文献太少之故。古今音乐史家偏重于小提琴的记载,从未注意到弓的重要性,少有弓之来历或实事之记载。在博物馆或收藏家的珍藏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美丽的小提琴,却罕得一见一支美丽的提琴弓!
弓就像是“管弦乐团中的灰姑娘”(The Bow is THE CINDERELLA of the Orchestra),努力地贡献一己之力,却无法像其他乐器一样受到瞩目。即使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也很少人了解弓的重要性。只有弦乐器演奏家能体认到。很多人努力赚钱、存钱,为的是要买好琴,却没想到也要买相匹配的好弓;家长们已有砸大钱为子弟购买名贵提琴的观念,却仍然吝于多花点钱添购良弓。
“很多人以为弓只不过是木材(wood)跟毛发(hair)”,“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the Vienna Philharmonic)的小提琴家兼“维也纳弦乐四重奏团”(the Wiener Geigen Quartet)团长甘特·赛弗尔特(Günter Seifert)说:“但事实上弓比提琴更能彻底地表现出音乐的精髓。 ”(But the bow can be more essential to expressing the soul of the music than the violin is.)
在许多方面,一把弓的良窳,其影响甚至比提琴还要深远。弓必须被演奏家用极敏锐的感受性加以操控,才能使琴发出变化万千的多彩音色,可以说是小提琴家手中的神奇魔棒。缺少经验的提琴手,通常没有注意到要如何使用一把弓,而优秀的演奏家,则总是很郑重的挑选它。因此,小提琴泰斗海飞兹(Jascha Heifetz,1901.02.02-1987.12.11)时常告诉学生:“弓在演奏上往往比琴还重要得多! ”
用布兰哥木制作的弓,广泛地被独奏家、管弦乐团及室内乐的职业或业余演奏家使用。进修中的学生也常使用;因为他们学音乐时,很早就了解到“一支好的弓与平凡的小提琴,胜过一支平凡的弓与好的小提琴”的道理。
赛弗尔特强调有一些名家经常使用不同的琴,但是却坚持使用同一支弓。以维也纳为根据地的前卫弦乐三重团(avant-garde string trio)“三部乐”(Triology)之小提琴演奏者蕾吉·邱浦琳(Daisy Jopling),从学生时代到出道成名,不知换了多少的琴,却始终珍爱使用一支逾150年历史的老德国弓。
许多原因使她珍爱这支弓:她曾经不小心坐到这支老弓上,却奇迹似的弓并没有断裂损坏!某次三重奏预演练习时,因音乐诠释观点不同,引起了激烈争辩,盛怒之下,她失去理智,把弓顺手丢掷而出!奇迹再现,一向被认为极其脆弱的弓,竟然毫发无伤! !但,这并不是她珍爱这支老弓的理由(我们要谴责她这种不珍惜爱护弓的不当行为! ):她记得第一次使用这支弓演奏时,她的知音、朋友聆赏之后都对他说:“你怎么了?你从未演奏这首曲子像今天这样地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