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小提琴名曲《巴赫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简介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中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其特色为:深刻的艺术概括,多样化的乐器编制,有时还有非凡的音色对比(…

「真实」小提琴名曲《巴赫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简介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中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其特色为:深刻的艺术概括,多样化的乐器编制,有时还有非凡的音色对比(例如《第六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系列中最后一首的《第六协奏曲》,在中提琴艺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人们认为这部协奏曲是为两把中提琴和乐队而作的,但原谱是这样标明的:“协奏曲No6,为两把维奥拉达布拉乔、两把维奥拉达甘巴、大提琴、小提琴和羽管键琴而作”。而问题的根本在于作品本身的配器独具特色,着重地强调了中提琴富有特色的个性。

  这部精美之作,堪与任何一部二重独奏协奏曲媲美。在该协奏曲中担任独奏的乐器是两把中提琴,各自都有独特的音调,节奏多变而有弹性,主题旋律非常适合中提琴演奏,并能极好地发挥该乐器的音色特长。按照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森希尔德的形象化的说法:“在这里,巴赫与其说是一位善于调配色调的画家,不如说是一位现实主义大师。他惊人地体现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多半是‘群像’。在这样的艺术中,巴赫不比弗朗斯·加尔斯或者阿里布列赫特·迪列尔逊色。”

  研究家认为,《第六协奏曲》同《第三协奏曲》一样,大约于1718年创作,要早于其他的协奏曲。鲍里斯·多勃罗霍托夫谈到《第六协奏曲》时写道。早在1718年.“在柏林,巴赫曾为勃兰登堡侯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维格演奏过,并将自己为小型弦乐合奏写的作品中的一部献给他。这想必就是由两把中提琴独奏的B大调协奏曲(应该是降B大调协奏曲—译注),当时巴赫和教堂音乐家们一起为侯爵演奏了此曲,后来此曲又被列入《勃兰登堡协奏曲》系列之中口。”

  《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由三个乐章构成。这是六首协奏曲中唯一不包括小提琴的作品。按照作者的艺术构思,这部协奏曲听起来完全与众不同,这是由于使用的低音乐器(中提琴、维奥拉达甘巴、大提琴、倍大提琴和羽管键琴)的音色造成的。这些乐器使音乐增加了“维奥尔的朦胧”色彩。协奏曲的音色构思很有意思。为了更清楚地突出演奏基本旋律线条的中提琴,巴赫采用了古老的弓弦乐器—音响柔和而低沉的维奥拉达甘巴.现在演奏《第六协奏曲》经常用大提琴来代替维奥拉达甘巴,一下子就破坏了音响的平衡。

  第一乐章开始是庄重宏伟、雄壮有力的主题,在两把中提琴上以卡农的手法进行。原稿中第一乐章并未标明速度和表情记号,但从音乐的性质上可以看出这乐章的速度是快板(Allegro),毫无疑问,它的表情符号应该是宏亮宽广的,而力度记号应该是强音(forte)。充满活力并富有弹性的第一主题总是仅仅由两把中提琴演奏,并贯穿于整个第一乐章中。

  比较不完整的第二主题也由中提琴演奏,后来由维奥拉达甘巴和大提琴轮流演奏。第二主题的旋律素材,在第一中提琴声部得到发展和丰富。第一乐章的力度变化不够充分,但却极其清楚和精确。

  在第40, 53, 84小节上,所有的乐器都标上弱的记号(piano),而第一中提琴却总是用强的力度演奏(forte)。在小的插部中,这些不同的力度和细致的色调变化一方面突出了主要声部,另一方面衬托出昂扬而富丽堂皇的整个乐章。

  第二乐章—慢板,但不过分(Adagio ma non tanto),在全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这是唯一的在大调上写的慢板乐章。在这里,作曲家减少了乐队编制,整个第二乐章从头至尾没有采用维奥拉达甘巴。

  辽阔如歌的旋律由第二中提琴声部奏出。从第五小节起,第一中提琴进入,并开始了热情洋溢的模仿的复调二重奏陈述,这个二重奏没有得到展开,但却似乎得到越来越宽广的发挥。发展到高潮的时候,旋律逐渐由低声部承担,旋律线由低音乐器源源不断地奏出。

  在乐章末尾,旋律进行停留在半终止上,然后开始了节奏感很强的活泼的终曲—快板(Allegro),它有近似于苏格兰吉格舞曲的特点。与第一乐章不同,终曲的结构更为复杂,更为“展开”,主题也更简单,其中颇具代表性意义的是整个旋律的运动性。该乐章的基本主题从一开始由两把中提琴齐奏,以后进入两把中提琴优雅而戏谑的互相呼应的段落,在整个乐章的进行中,中提琴占有主要地位,虽然它们的声部没有超过第三把位,但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鲍里斯·多勃罗霍托夫说:“这首协奏曲一点也不像巴赫的其他协奏曲,它表明,只要很小的乐队编制—总共只有七件乐器,就可以达到多么深刻内在的、宏伟气魄的和真正丰富的内容。”

  约瑟夫·西盖蒂(匈牙利小提琴家—译注)特别指出,《勃兰登堡第六协奏曲》的中提琴部分,旋律灵活而柔顺,音调富于表现力,“巴赫在作品中对中提琴的高音区运用很自如,他所写的经过句如同多声部的人声配上适当的歌词一样和谐。”

  如今,人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大为增长,这就使得室内乐队的出现有如雨后春笋,《勃兰登堡协奏曲》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而《第六协奏曲》的演奏编制终于按巴赫的设想成为现实。在苏联,这首协奏曲只是在1955年才由莫斯科室内乐队首演。

作者: 乐器小编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2580866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