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希望小区家中,76岁老人王凤岐坐在椅子上,拉着小提琴,一首好听的《梁祝》环绕在整个屋子里。“这把小提琴就是我自己做的,里面有很多讲究。”王凤岐拿着小提琴向记者介绍着,小提琴做工精致,根本看不出来是老人手工制作的。“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琴、调音。”松原76岁下岗老人王凤岐1998年迷上做小提琴,15年做了20多把。
在客厅一角的桌子上,各种工具齐全,光大大小小的刨子就有10来个。“一把小提琴从选料、合琴、打磨、装配、试音,得需要10多道程序,要求非常严格。”王凤岐说,他每天不爱出去溜达,最大的乐趣就是做琴、调音。
曾当过三弦演奏师
王凤岐是前郭县运输公司退休职工,说起怎么做上了小提琴,老人说,当年上大学时,他学的是民族乐器三弦系,是有音乐基础的。
大学毕业后,王凤岐被分配到省歌舞剧院,当起了三弦演奏师。1969年,王凤岐到汽车厂做工人,从那时起,他再没碰过三弦,没拿过乐器。
王凤岐说,1998年退休后,他碰到了在一家提琴厂做技术厂长的老同学王大军。
“他和我说了一遍制作小提琴的步骤,如何选料、咋做小提琴面板和背板的弧度,腰身宽窄等,我都记在心里了。”王凤岐说,回家没事,他就琢磨着不如做把小提琴玩玩。
“我做出的第一把小提琴,根本不成形,更别提音色了,我一生气就砸了。”王凤岐说,此后,他不断研究发现,原来背板和面板的弧度,直接影响音色,从那以后,他就不断钻研改进制作方法。
懂得了制作要领,15年来,王凤岐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了20多把小提琴。
北京朋友千里来松原求琴
“这些木材都是从黑龙江发过来的,一把小提琴的成本在七八百元吧!”王凤岐说,他做好的小提琴不计成本,都免费送给了亲朋好友。
曾经有一位北京知青,来到前郭县看望朋友时,知道了王凤岐的手艺。“相中了我的琴,当时,我送他一把。”王凤岐说,北京的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得知他的手艺后,都不远千里来到松原求琴。
“如果谁相中了,我就送给他,但绝对不卖!我也不缺钱。”王凤岐说,这只是自己的爱好,与金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