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森(Füssen)是世上最早的制琴城镇,它位于德国巴伐利亚西南方的阿尔卑斯山区。在小提琴发明前盛行的鲁特琴就是在此制造,早在1436年,在菲森的圣芒格(St.Mang)修道院档案里,就有鲁特琴制琴师支付花园佃租的纪录。
菲森提琴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因素。菲森附近的阿尔卑斯山出产制琴所需的木料:紫松、云杉及枫树;除了最好的木料外,菲森又位于提琴贸易的有利位置,透过雷希河(Lech)的连结,菲森的货物运输可通往维也纳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文化背景方面,菲森有座宏伟的圣芒格修道院,由于僧侣对音乐的重视,也促成了制琴工艺的兴起。
1500年,热爱音乐的奥匈帝国皇帝马克思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 I)常前往菲森购买提琴,这也是菲森繁华一时的景象,此地的订单就来自维也纳宫廷、圣芒格修道院,以及侯爵主教等上流客户。
1562年,菲森成立了最早的鲁特琴制琴行会,但行会对于入会者的条件和制琴执照的发放十分严格,许多学徒因为名额有限无法取得执照,便移居到欧洲各大城市,其中以威尼斯为大宗。因此,菲森的制琴师不断地在外传授制琴技术,对于各地制琴业的发展贡献良多。
提芬布鲁克(Tieffenbrucker)家族是最著名的移民制琴家族,大部分的成员移居到意大利各大城。家族中最优秀的制琴师是1550年移居法国里昂(Lyon)的卡斯巴·提芬布鲁克(Kaspar Tieffenbrucker,1514-1571),被认为是小提琴的发明者之一,不过目前并无实琴可供考证。
早期德奥提琴的发展地区还包括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蒂洛尔(Tyrol)地区,它邻近意大利、奥地利与瑞士边境,属于阿尔卑斯山山脉地区。16世纪前半,制琴工业深受意大利影响,起初以南德及奥地利为主,渐渐扩展到北德及其他地区,甚至到更远的英国。当时的提琴家族多用于娱乐上,特别是婚礼,而编制可大可小,使用复音音乐,也常用于宫廷或舞蹈音乐中,也可搭配管乐演出。蒂洛尔制作的小提琴属于高弧度的拱型结构(archings),音色十分甜美,但张力较小且缺乏爆发力。这种琴型是最早的小提琴流行的风范,也是当时制琴师遵循的准则。
奥匈帝国时代,德奥最有名的制琴家是施泰纳(Jacob Stainer,1617-1683),他有德语区“提琴之父”之称。施泰纳的工艺十分细腻,提琴音色清脆柔美,为多数音乐家所喜爱,当时他的提琴价格远高于意大利提琴。直到19世纪初,克里蒙纳提琴因其饱满充实、富有张力的音色而受到普遍的赏识,而施泰纳的提琴也因此风光不再,今日只剩古提琴的历史价值。
德国在蒂洛尔之后,米腾瓦(Mittenwald)在17、18世纪开始出现制琴业,该城市是一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Bavaria)的森林小镇,它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出生产提琴工业化的地方,除了当地盛产优良的枫木和云杉木外,米腾瓦也是阿尔卑斯山运输线上的重要角色,这种贸易城镇的特性,很自然地把提琴乐器商品化。德国三十年战争(1618-1648)破坏了德国菲森(Füssen)与克里蒙纳的提琴产业,有许多先前从事制琴师行业的新教徒到此地避难,因此他们就成立了制琴组织,开始小提琴生产的工作。马蒂亚斯‧克洛兹(Matthias Kloz,1656-1743),是促使米腾瓦制琴工业发展的关键人物,他早年到意大利学习制琴,1685年在米腾瓦成立了工作室,教导三个儿子和居民制作提琴,开启了现代德国提琴工业的先河。马蒂亚斯的儿子赛巴斯倩·克洛兹(Sebastian Kloz,1696-1775)手艺超群,他的作品是米腾瓦制琴学派的代表,克洛兹家族从此也成为米腾瓦最庞大的制琴家族。
而制琴老镇菲森的鲁特琴制造业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受创严重,致使他们在巴洛克时期转型成提琴制琴中心。许多人在这里学习制琴技艺后,外移到其他欧洲城市,建立新的制琴城镇。
持续繁荣的制琴古镇与制琴学派
相对于18世纪的德国演奏界不敌意大利的锋芒,但在制琴业方面,17世纪就开始落地生根的米腾瓦制琴学派,在18世纪更大放异彩。 18世纪中叶开始,米腾瓦的琴商主导着提琴的销售,当地的制琴业采专业分工,使得提琴制造系统化、企业化,这样不仅提高了提琴制作的效率,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些平价提琴凭借着广大的销售网而行销全世界。
尼格(Simpert Niggel)是18世纪菲森最知名的制琴师。雷奥纳多·莫济尔(Leonhard Maussiell,1685-1760),1706年到1760年间在纽伦堡(Nürnberg)制琴,可以说是第一个以制造提琴闻名的纽伦堡制琴师。他大致上遵循施泰纳(Stainer)琴的型制,而他跟18世纪晚期的李欧波德.魏德汉(Leopold Widhalm, 1722-1776)同样是纽伦堡学派的重要制琴家。
加布里耶·大卫·布克史迭特(Gabriel David Buchstetter, 1713-1773)是十八世纪最优秀的德国制琴师,在1752年到1771年间活跃于累根斯堡(Regensburg)附近,他也是十九世纪以前少数使用史式琴为创作基础的制琴师。 19世纪著名的德国小提琴家施波尔(Louis Spohr, 1784-1859)就曾经使用布克史迭特的琴演奏。
约翰·安东·盖德勒 (Johann Anton Gedler, 1720-1790) 曾跟随南徳伟大的制琴师尼格学习制琴。他的作品如同尼格一般,结合了施泰纳(Jacob Stainer, c. 1617-c. 1683)的风格。
李欧波德·魏德汉(Leopold Widhalm, 1722-1776) 是继施泰纳之后最出色的德国制琴师之一,他主要活跃于纽伦堡,他所制的琴受施泰纳影响很大,但还是保有自己的原创性,魏德汉的作品完整呈现出纽伦堡学派的风格,纽伦堡学派在魏德汉的孙子Johann Martin Leopold过世之后走入历史。
制琴古镇的兴衰
不容置疑的,19世纪浪漫时期的德国演奏界人才辈出,而且每个人都对提琴教育的推广颇具贡献,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在制琴工业上。19世纪早期,音乐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机会的普及让小提琴需求量大,德国的米腾瓦特及马纽柯镇( Markneukirchen)则大量制造便宜的“工厂小提琴”(factory fiddles),这种提琴产销的企业化是米腾瓦的产业特色,也促成了提琴的普及。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米腾瓦已经变成全世界最主要的提琴供应城市,虽然廉价提琴的品质和艺术性无法与手工提琴相比,但是它对于提琴演奏和教育普及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米腾瓦的提琴工业引领全球,美国曾经在此设立领事馆处理提琴贸易事务,日本著名的铃木制琴厂也是在琴商铃木政吉(Masakichi Suzuki, 1859——)到米腾瓦的提琴工厂过考察后所设立,这是日本量产琴的开始。而铃木制琴业的发展又与提琴幼儿教育的普及化息息相关,并且促成了其他乐器学习人口的幼龄化。
德国在19世纪的重要制琴师有北德的亚克布斯·史坦宁杰(Jacobus Staininger, 1751-1823) 以及东德的约翰·乔治·古德(Johann Georg Gutter, 1759-1829)。而马蒂亚斯(Matthias)是德国极为庞大的制琴家族,也可以说是德国提琴大量生产的始祖。马蒂亚斯·霍恩史泰纳二世 (Matthias Hornsteiner II, 1760-1803)是家族中最优秀的作者,当时他的地位足以和克洛兹(Kloz)家族相提并论。他的琴除了受到克洛兹学派的影响,也遵循斯特拉迪瓦里式琴的型制。
相对于米腾瓦的制琴荣景,菲森于1800年拿破仑战争后,经济受到重创,此外,圣芒格修道院的废除以及米腾瓦地区提琴工业的兴起,导致菲森的传统手工制琴业没落。1866年,菲森的制琴师约瑟夫史托斯(Joseph Alois Stoss)去世,等于宣告了菲森繁荣一时的鲁特琴与提琴制造传统的终结。
然而,米腾瓦的制琴荣景在19世纪中叶也开始没落,因为东欧、美国及日本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崛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经济萧条,外销市场中断,后来随着唱片和电影工业的掘起,米腾瓦的提琴工业也走向了终点。今日留有制琴博物馆及1858年成立的制琴学校。
即使菲森的制琴产业风光不再,但还是有许多菲森的制琴家们延续着那里历史悠久的制琴传统。像是雷欧哈特(Konrad Leonhardt),他是二十世纪初的制琴师,也担任过米腾瓦制琴学校的校长,着有《制琴与音色》一书。皮耶萧贝(Pierre Chaubert)于1982年在菲森建立工作室,致力于制作新琴,也培育了不少学徒。而其他20世纪德国重要的制琴师有Joachim Schade 和Eugen Sprenger (1882–1953)。